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6章 空前团结很快收拾残局(2/2)

须知,

沿海之地,早已被倭寇间接统治了数十年,种种产业都已面向倭寇主导下的海商,百姓早已习惯倭寇的存在。甚至,汪直执掌倭寇的十多年里,华人走私更是空前繁忙,深层的联系早已是割不断了。因此汪直才想过以此改变大明,把走私之利转为国家之利。

然而,他本人可能确然有此想法,但朝廷却有明显的分歧,不消说严家和清流,就是将领也泾渭分明,张经、胡宗宪主和,俞大猷主剿,此起彼伏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种种迹象还表明,严家对汪直的这个心思十分不满,故而迫使胡宗宪、王本固将其诱杀。

而俞大猷呢,上次带兵摧毁了双屿岛,让所有在其中分利的人蒙受重大损失,此后汪直转变态度,在平户称帝,又网罗倭寇不断侵扰。朝廷一度认为是俞大猷导致了倭寇大爆发,俞大猷就此罢黜。而等到倭寇上岸屠戮居民之时,朝廷又再次启用俞大猷。可见,不要说百姓,朝廷也始终摇摆不定。

百姓对倭寇的评价好坏参半,而对大明官方也没有什么信心,于是那些分享民间贸易或走私之利的人,就开始带节奏,说倭寇很快就要占领杭州,到时候徽王汪直的儿子毛烈就要入主大明。

胡宗宪对此早已心知肚明,朱墨却是头一次听闻。两人一路深谈,竟仍是拿不出共识。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时,已然接近杭州。

朱墨知道胡宗宪主和,于是开玩笑道:“总督大人啊,谈了那么多,我和张太岳想要在金山卫搞一个丝绸交易栈,无论何人,只要有凭证,皆可来买卖丝绸,也不管他运到哪里,你认为到底如何呢?”

哈哈,

胡宗宪一边摇头,一边笑道:

“朱学士啊,那些倭寇怎么会答应?他们要的是最低出价,而朝廷为了财赋,肯定又要抽成;加之朱学士还搞了什么雇工之法,交易栈的丝绸,又怎么会便宜了?倭寇盘算下来,那还不如用这些钱去雇用更多匪徒,逼迫朝廷放任不管来得划算啊!”

朱墨不觉嗤了一声,忽然越想越有一种特别的熟悉感——

这大航海全球化时代,实际上已经进行了五百年了,最早就是眼前这波。种种论调,真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说一千、道一万,汪直、胡宗宪这样的人,还是对倭寇海商缺乏认识,从来意识不到这是会彻底改变华夏文明的底层逻辑的。这片大陆之人,数千年来从未准备好接受如此彻底的动物性法则,真按汪直的说法去做,也是断然行不通的。

而这些人呢,他朱墨才搞了点立法,就被说成是改变圣人之制。那么他们用倭寇海商模式彻底改变大明,又算不算数典忘祖呢?

两人各怀心思,相视一笑。

塔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