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震惊之下,也觉得大明朝要么就是立国有问题,要么就是出过什么大的变故……花了数年时间,他把太祖到正德的实录全都看了1遍,又对照祖训录,以及名臣的奏对,这才弄清楚前因后果。他于是拒绝上朝,拒绝内阁的1切玩法,再也不发1言。
同时,嘉靖又用太监、锦衣卫、东厂广布耳目,扶持群臣中的几个人做自己的亲信,让他们去跟内阁里的刺头斗。严嵩当年也正是看穿了这点,1心1意效忠嘉靖,对内阁诸臣百般陷害,这才成了明朝最大的权臣……
裕王虽然4十多了,可哪里明白这个?直到这两天才发现是是非非并不是表面上那样的……
但此时此刻,
裕王已经没有功夫来考虑这个了。
他摆摆手,严厉道:
“严世藩,这是平台召对!你不可大呼小叫!徐阁老乃是天下重臣,岂能无端羞辱?”
严世藩犹自恨恨,哼了1声,这才坐下来。
徐阶脸色已经极其难看,怒道:
“若是不让人说话,老夫这就请辞!”
哗!
众人均感不是滋味。
这太子监国才第1次召对,就被严世藩搞成这样了,以后还怎么办?严世藩这样是不是爆粗口,甚至说到了奸臣忠臣,事情还怎么议?
严嵩这时候只好出来打圆场,厉声道:
“严世藩!还不快给徐阁老赔礼?!这事召对!不是你自己家里!以后不可无礼!”
“爹!……”
“这里没有爹!这里是召对!”
严嵩1脸怒色,顿时气喘吁吁。
但这种事,大家可以说见得太多了,父子两个1会儿红脸,1会儿白脸,原来在玉熙宫就是如此,现在又来骗谁呢?但无论如何,裕王的第1次“召对朝会”,算是黄了。
裕王自然也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接下来施政,还得找到合适的办法,照这样下去,那是什么也做不了了……
他终于摆摆手,厌倦道:
“散了吧……”
说罢,
他转身离开,留下1道特别孤独的背影。
群臣望着他消失在长廊尽头,心里也是百味杂陈。
……
当夜,
玉熙宫。
吕芳问完了话,让3个太监出去,而嘉靖始终都在帘幕后的偏殿里,自始至终没有说1句话。
短短两天,发生的事情似乎必1年还多?
吕芳摇了摇头,真不知这大明朝究竟是怎么了?1个堂堂的太子监国,竟然没法施政?连用人也用不了?更有甚者,实际上连朝会都开不下去。
这其中的缘由,以吕芳这样的行家来看,自然是没有权所致。假如皇上此刻已经禅位,裕王也许会好1点,也许还是1样?他也说不清。反正,这大明朝的皇帝实在是非常难当,自从跟着嘉靖从楚王府来到京城,4十年里,他是深有体会……
这位皇上,若非天资特高,4十年前就会像今日的裕王1样,被跋扈大臣给压下去了。只要做了大明的皇上,这个坎是1定要自己去过的,过得了,那才是真皇上,否则,就不好说了……
嘉靖方才也听到了太监所述的细节,霎那之间,也想起了4十年前的往事。当时他寸步不让,无论杨廷和带着23百个臣僚如何施压,他都丝毫不让。当时的朝政,也是僵持了数月之久,直到他物色到了张璁,这才稍稍改变了局面,而后,他1边让群臣放开讨论大礼,1边悄然施政,从内到外,把所有人都换了1遍,这才稳稳坐定位子……
而裕王的,实际上处境比自己当时还要糟糕1些,毕竟,严嵩还是必杨廷和厉害多了,也更没有底线。如果说,杨廷和还是个儒生的话,严嵩则是什么也不信,完全就是个权臣。裕王要想让严嵩父子臣服,可不是件容易事。
正沉湎之际,忽听吕芳低声道:
“皇上,咱们是不是也帮他1下?这朝政的事,都误了……”
哼,
嘉靖嗤了1声,淡然道:
“你忘了?当年朕也没有人帮……”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