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李德全连忙从地上爬起来。
康熙又长叹了一声:
“摆驾去宁寿宫。”
--
宁寿宫。
太后歪靠在软榻上一言不发,只抿着唇听康熙说起前几日发生的事。
良久,待康熙说完,她轻叹了声,端坐直了身子。
凝神盯着康熙瞧了半晌,沉声问道:
“其实此事你心里自有一杆秤在,又何必问我呢?”
康熙蹙了蹙眉,开口喃喃:“皇额娘,儿子......”
太后摆了摆手,打断康熙的话。
“那些朝臣命妇不是傻子,不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在宫外肆意传播皇家轶事。”
“你说说看,若真是那帮朝臣四处传扬的,又怎会在静默了好几日后,谣言突然散开?”
康熙沉默半晌,良久才回过神来。
他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
“定是那几个逆子中的哪一个。”
太后闻言,轻笑一声。
“后宫不能参政,那我便不跟你议论前朝的事,只是几个皇子可都是哀家的亲孙儿,如今牵扯到这一层上,那便也是家事。”
她抿抿唇:“所以哀家自是有说话的权利。”
“孩子们都大了,又生在皇家,难免会生出旁的心思。”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到他们身上,说到底还是胤礽那孩子是个不争气的。”
康熙薄唇微抿,低着头一边喝茶,一边认真地听太后说话。
“老八那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将太子这几年来做的那些事都抖搂出来,若太子清明,又何须在意旁人说什么?”
太后用帕子掩唇重咳了几声,宫人见状,连忙端上热茶给太后润嗓子。
太后轻呷了一口热腾腾的茶汤,才有道:
“至于老八......”
太后先是顿了一秒,随即轻轻摆了摆手。
“那孩子幼时是个聪慧懂事的,只是后来回到永寿宫后就慢慢儿地被养歪了,心思也多。”
康熙从宁寿宫出来后,心里依旧没有主意。
太后说的句句在理。
他是君王,是大清的皇帝。
这自古以来,在皇家向来都是先君臣再父子。
可皇上不是神,皇上也是人,是人就有感情,心里也会生出偏私。
太子这些年愈发不成器,旁人能看透,他又怎会不知?
不想废太子的原因却又不单单是偏私,或许还有不甘心。
不甘心自己费尽心力教养出来的大清储君为何是个蠢而不自知的糊涂虫!
难道真要将大清的天下交到这般德不配位的人手中吗?
一想到这些,康熙便忍不住接连叹气。
这两年,老八的野心愈发不知收敛了。
原以为当年对老九的打压会让老八稍微明白几分,原是他想多了。
一个人一旦有了贪念欲望,若是不将这份贪念彻底斩草除根,只怕他的欲望会如野草藤蔓般疯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