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她一定要敞开肚皮好好吃一顿,她那一脸「我是吃货」的表情,瞧的容烨直摇头。
感觉这女人不愧是风子仲的徒弟,连看到好吃的神情都是一样的,可真是深得她师父的真传。
李氏招呼顾拾月:「来来来!尝尝咱们家里的菜,都是你爱吃的。」
余氏也招呼:「多吃点,我瞧着你都好像瘦了些,是不是在外头吃不好?」
容烨看了眼自家女人,赶紧解释:「吃不好倒不至于,就是连日赶车,累的。」
顾水心疼地望着大侄女:「可别太累了,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顾木实诚地问了一句:「拾月!你爷爷奶奶在那边还住的习惯吗?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可能没那么快。」回话的还是容烨,「我和拾月会在明年的三月初九成亲,必须要去京都举行。爷爷奶奶就不回来了,过了年,大伯二伯也去京都吧!参加我和拾月的婚礼。」
顾拾月趁机提出了要让二伯跟着她走的事:「大伯!大伯娘!家里的这一摊我想让您俩管理。我爹在京都买了座山庄,占地面积挺大,有山有水,叫碧云山庄。.
我打算在山庄里头开办一家火锅底料作坊,家里的这边由大伯娘掌控。京都的那边就由二伯娘掌控,二伯跟着一起走,可以领着人在山上种植各种香料。不知道大伯,二伯觉得怎么样?」
顾水看了看顾拾月,问他:「往后你爷爷奶奶是不是都不回来了?要在京都养老?」
「这个说不好。」顾拾月在大伯面前没有隐瞒家里的实情,「主要吧!是我娘那个人一心都扑在她自己的生意上,家里的事全丢给了奶奶管。
我爹大小是个侯爷,又是泥腿子出身,迎来送往的也不是很懂,奶奶不一样,她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规矩啥的也学了不少。加上我快要成亲了,许多礼数还得她操持,就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
李氏很赞同大侄女的话,看了眼顾水,温言细语地开口:「拾月说的没错,娘是大户人家出身,三弟如今是镇国候,三弟妹又整天忙着外边,家里没人照应怎么行?
京都可不是咱村,村里大家都是邻居,还是一个族的,全都一个姓,有个高低不到之处,人家也不会抓着不放。
京都里住着的都是贵人,一个不好就得闹笑话,我看娘帮着三弟挺好。咱们家就数三弟最有出息,娘不帮衬谁帮衬?」
顾木在边上附和:「大嫂分析的对,咱家三弟可是咱全村人的脸面,别说是需要娘帮衬,就算是需要其他长辈,我看村里人都不会含糊,一准儿答应前去。」
想了想三弟如今的处境,顾水也就释怀了。其实他的意思是他是家里的长子,理应担负起照顾爹娘的责任,并不是说父母待在京都有什么不对。他只是想尽孝,尽到长子该有的担当。
三弟既然需要爹娘,那肯定是要先紧着他的,村里的事有自己就行了,两个儿子都在禹州城里管理酒楼,一家人都在岭南,也没什么不好。
「拾月!你和小王爷成亲了还回来这里吗?」顾水问。
「回来。」容烨回答,给顾拾月夹了一筷子菜,「这里是我的封地,拾月的封地也在岭南呢,我们怎么可能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