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志提着两袋行李,气喘吁吁的飞奔进火车站,还好他今天出门的的早,不然按照现在的流程,他铁定是误车了。刚刚在火车站安检门外,赶上一群大爷大妈们,他们对手机操作不熟练,还有的人则是因为手机过于老旧卡顿或者是扫不出码,导致门口的人越堵越多,这坐火车啊,还真没以前方便了。张文志赶车赶出了一脑门子汗。
从沪省到之江省的的动车很快,只要一个小时,他便拎着行李回到了杭城,算起来也有一个多月没回来了。张文志下了车,正打算再次掏出手机呢,发现前的流程有一些不一样。
按照之前来火车站的流程,出站的话也要拿出手机扫码。展现自己的行程轨迹,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们一个个核/验之后才能通过。就算是数字化先进发达的苏省,也要提前绑定苏省码,才能刷/码通过,对于复杂一点的行/程信息还是要通过人工核/查的方式检/查。
而现在,张文志看到前面的队伍渐渐合流,汇成了一列队伍。张文志心里嘀咕:“之前来杭城的时候,记得出口的队伍不三四列队吗?现在就一列出口,那要等到啥时候去啊?”张文志对人工检查的速度并不放心,他可和自己的女朋友说好了,让女朋友在门口等他,要是时间过得太久,张文志担心女朋友等累了。
终于快轮到张文志了,他听着喇叭里的声音,按照指示,拿出自己的身份证走到了安/检门下。这安检门和商场医院里的体温检测们差不多,头上有个探头做人脸识别,右边则有一个小盒子取代了原先放温度探头的地方。这种安/检门,以往都是伸出手贴一下探头,让温度探头感应到自己的温度就可以了,怎么现在还要身份证?张文志有一丝疑惑。
张文志在检查员的指引下,首先将身份证放到了检/测盒子上,金属盒子的感应器上发出“滴”的一声,随后报出来张文志的名字。张文志又赶忙按照指示将自己的手放上去,也没见那个盒子有任何的反应,检察员就让人通过了,张文志有一些好奇,这是啥?连接身份证的体温检测器吗?张文智有些搞不懂。不过这样子反而比查验双码快了很多,只要放上身份证,然后将手一伸,人就可以迅速过去了,比之前又要掏手机,点这点那的快了许多倍。
张文志的女朋友也顺利的接到了他,张文志还和女朋友说起这事呢。女朋友却不甚在意可能吧:“你之前上火车来的地方也查过你的码了,再查一次不多此一举吗?可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就变成了测体温了。”张文志心里一想,也有道理,毕竟在火车上人又不能消失或增加,也确实没必要再查一次了。
张文志陪着女朋友在湖滨天地逛了一下午,打开手机扫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何酸时间更新了,变成了他下火车站的时间。
“亲爱的,快看我这时间怎么变成了今天从火车站出来的时间了?我明明是昨天做的何酸啊。”张文志有些摸不着头脑,女朋友则急着去排队买奶茶,回答并不走心。“可能时间搞错了,这样也好,你明天就不用再做了”张文志想了想也是,便跳过了这个话题。
全国流量大的火车站,都换上了这样的安/检门。民众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以为的测温装置,里面其实放的是探病珠。
通过现代化技术的伪装,灵界工作小组在探病珠外边装上了身份识别的机器,只要刷去身份证,检测装置结合测温安检门上的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就可以准确核对一个人的身份信息。此时人们将手一伸,探病珠感应到有人靠近便自动识别检测他有橄榄(染)。一旦橄榄,探病珠便会发出紫红色的光,而这光芒会被机器内的电信号捕捉器捕捉到,自动将电信号转化为计算机信号。
也就是通过探病珠的识别与身份核验系统,这样一来,便可快速对橄榄(染)人群进行筛选。不会发生,明明某人已经橄榄,却因为前往做何/酸的过程中,橄榄(染)到了更多的人。
钱木那边得到的探病珠,被运送到华夏之后,灵界工作小组这边就马上研制出了这一套机器,好在这一套机器的系统都有现成的,要不是怕引起大家怀疑,探病珠外测温门的壳子都可以不用套,直接放个身份识别仪器刷身份证就行。
苏逸原本想着这探病珠是要放到各大医、院使用的,却没有想到这些探病珠分发到了全华夏各省市的主要火车站。
吴田向苏逸解释说:“到医院的人们,因为就医的需求都会在医院做相关的检、测,流动量人口最大的还是各大火车站,坐火车的会前往华夏各地,风险更大。在火车站筛查反而是最快捷的方式,能够大量筛查大多数流动人口。”
吴田也说到,钱木得到的探病珠还有一部分运送到了华夏各边境,特别是滇南地区。由于滇南与外接壤,经常有人越过边境线偷渡进入滇南,滇南的边境小城承担了很大的压力,经济受损严重。吴田向苏逸展现了一些数字,他们在滇南地区及时发现了几个病、例,维护了滇南地区的稳定。有了探病珠的加持,滇南小城又将恢复往日的平静。
今天也有许多人在火车站出行,他们不像张文志一样心大、不再追问,反而将自己的疑惑发到了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