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兵乱火烧尾巴,只能往前走,苏志平想到这一点,强硬地说:
“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进城,再从南门出城进入到瓦拉林!”
“是啊,不进城从南城门出去,我们得绕好大一圈才能到瓦拉林。”
苏清姩觉得与其现在停在这儿东想西想,不如早点去平江府,根据实际情况想办法解决问题,她提议道:
“不如先去到那边再说,船到桥头自然直。”
这话提醒了张永勤,他催促道:“是得加紧时间赶路,快收拾收拾就启程!”
整整一个上午,他们没有休息,前段时间高强度的赶路已经让他们所有人适应了这种强度的路程。
这样一来,他们甩开了不少难民。
未时前,一行人来到平将府的北城门。
远远的,他们就看到城门外几百米外的空地上排着四条长长的队伍。
队伍的前面是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棚子,棚子里有四口空空如也的大锅,边上的竹篮子里装着黄面窝头。
一个人能得到两个黄面窝头,窝头比鸡蛋大,两个有拳头那么大。
跑去看了会儿热闹的苏清铭跑回来说:“窝头看着还可以,不如我也去排个队,顺便打听一下各方面的消息?”
苏志平难得的附和自家儿子,“我跟你一起去。”
每家去了两个人,分别在不同的队伍里打听,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了解到的内容也多。
这么做好是好,就是费时间,等到夜色完全黑下来,排队领吃食的那些人才回来。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在那些难民驻扎的地方中择选了一个相对较为僻远,就是远离领吃食的棚子的地方。
所有人就着领回来的一些黄面窝头吃起来,他们手推车上的东西,表面上是锅碗瓢盆,储水桶等家什,实则吃的都藏在那里面。
他们人多,时刻有人盯着,且人人身上都有武器,有些难民就算有贼心也没贼胆敢抢。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得尽快进城,那些眼睛都盯着我们的车子。”
几口吃完的张永勤拿出他的大刀,就着磨刀石,嚓嚓地磨起来。
打听到消息的人依次说来:
“那个叫江左的人说的都是真的,这里的难民都知道兵乱的事情。”
“那些难民说难民不能进城,闹事者会被打死,这种事情每隔几天就会发生一起,但至今无一人强闯进去过。”
“我了解到各个城门的防御很强,强闯不现实,我接触到的难民大多是在说最近的赈灾粮减少了,有些人感到很不满。”
“对对对,我那里也有难民说原来每天有白粥喝,四天前却断了,每天只有四个黄面窝头领。
都吵着说要是再不发粥,过两天他们想闹事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一直沉默着的苏清姩忽然开口问:“他们每天有水喝吗?”
苏清铭抢答道:“有,每天放两次水,一次半碗。
他们说城里有两条大河,都是从北方流下来的,再加上这里的两个月前曾下过几天大雨,水目前是不缺的。”
“不再派发粥,有水,那就是没米了,没米!”
苏清姩猛然站起身,看向城门的方向,“或许,我们可以不用想该怎么进出城,而是有人会请我们进城,送我们出城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