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利夫内到叶列茨公路上的另一个城镇卡扎基由于距离过远,以科斯坚科战役集群的基本兵力根本无法快速抵达,这必须由第13集团军的进攻部队来实现收复。
但是按照博金中将的意图,第13集团军的进攻部队只不过是佯攻,要占领叶列茨以西的卡扎基,就要将佯攻变成真正的进攻才能做到。可要是这样去设计这场进攻战役,似乎就要对原定的战役计划作出一定的修改。
阿斯卡列波夫有些犯难,因为他并不知道第13集团军到底能抽调出多少兵力投入这场进攻,该集团军的部队兵力如何也是一个未知数。
由于以他目前的级别根本无法够得到第13集团军的行动,所以阿斯卡列波夫没有纠结多久就放弃了收复卡扎基的思考,转而全力思考一旦收复了尼基茨科耶以后,战役集群的部队应该向什么地方发展进攻。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尼基茨科耶以北的一条从维尔霍维耶到叶列茨的铁路线。在苏联境内,铁路线的重要性更高于公路,因为畅通的铁路线可以运输更多的物资,效率更高。
因此,阿斯卡列波夫将切断这条铁路线作为这次进攻战役的最终目标。这当然是由科斯坚科战役集群的所属部队数量和兵力决定的。
接下来阿斯卡列波夫开始思考,战役集群该怎么样投入部队来进攻。首先,撕开德军防线的第一梯队绝对不能使用坦克旅和骑兵军。因为这两支部队是战役集群中最有机动力的部队,必须要在撕开德军防线后才能投入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机动力强的部队能够快速向德军的防御纵深进行突破和进攻!
但是德军的防御阵地修筑得到底如何,阿斯卡列波夫并没有任何
概念。因为这场战争爆发以来,一直都是德军在进攻而苏军在防御。所以,苏军实施进攻而德军防御的情况在乌克兰战线从来没有出现过。这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阿斯卡列波夫决定向巴格拉米扬提出建议,在进攻开始前对于主要突破方向以外的其他德军防线进行多次侦察行动,以摸清德军的防御阵地部署。
而在第一梯队进攻部队的选择上,阿斯卡列波夫倾向于投入那两个步兵师。苏军的步兵师并不是战时编制,哪怕现在战争已经进行了5个月了,因为苏军是被动应战,所以此时哪怕是从后方增援道前线的苏军步兵师也只有6000—8000人不等。因此他认为,这两个步兵师的进攻正面不能太宽,而是限定在一定的宽度,比如3—5公里。
只有这样,苏军才能在第一梯队实施进攻的时候,在突破地域的兵力密度以及火炮密度足够强大,突破德军防线起来才能起到作用。
当然,这个突破宽度也不能太窄,太窄的话会让德军在突破口左右的炮兵部队能够从容地使用大口径火炮封锁整个突破口,容易给进攻的苏军步兵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