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又不是官府的奴仆,请他们做事肯定是要给钱,正如上次抗击海盗一样,说到就要做到。
火器厂和造船厂基本上没有问题,沈炼也就不必再继续担心。
等到夜间,沈炼一众人等共同返回衙门,恰好在途中遇到锦衣卫汪寿。
汪寿近期在调查那次的海盗袭击,也是沈炼刻意安排。
目前来说,已经调查到些许眉目,的的确确和死去的吴桐有着不小的牵连。
得到这个答
复,沈炼心满意足。
汪寿有些错愕,问道:“沈大人,难道不需要继续查下去吗?”
“不必了,能够确定就好。”沈炼说。
其他人都不知道,吴桐背后的靠山是信王朱由检,那家伙在两广地区有着不少生意。
碰面之时,朱由检并未对海盗袭击一事做出答复和解释。
既然确定和吴桐有牵连,那么和朱由检也脱不开关系。
对于信王,心中还是得多点提防。
敢撺掇海盗来袭击濠镜澳,但凡有点良心,都干不出这种事情来!
等进入衙门时,天色已经彻底变黑。
沈攸之让厨房送来些粗茶淡饭,一众人围着桌子,就这么随意吃了起来。
气氛很是轻松平和,完全没有以前在衙门中议事的紧张感。
沈攸之等人习以为常,但对汪寿来说,这种抛弃尊卑的场合,实在让人有些不太适应。
沈炼提出百姓酬劳问题。
“各位,百姓出力,我们出钱,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你们觉得出多少钱为好?衙门财政现在不至于捉襟见肘,但也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都得仔细考量。”
沈炼知晓濠镜澳民生,由于靠海,海中鱼蟹比米便
宜,但这并不能满足人的需求。
再加上土地稀少,濠镜澳的米面,比起内陆地区要贵上两倍,五两银子放在内陆能买一千斤米,但放在这估计才五百斤。
沈攸之建议道:“我认为,发钱不如发粮,濠镜澳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少,导致粮价较高,不如以衙门的名义前往广州府购粮,依照内陆地区的行情给予粮米,要不然百姓拿到钱,还会折损一部分,有些划不来。”
百姓的折损,看似和官府没什么关系,但关乎民生之事必须精打细算。
濠镜澳需要有人干活,正如沈攸之所说,不如购入大量米、面、肉、盐等物,再以官府的名义以正常市价折合工钱,即能减少损耗,还能打击当地奸商。
发展经济的第一步,恢复民生,做不到这一点就更别提发展了。
沈炼不希望,在自己的治下,里面出现工农闹事的情况。
众人表示赞同,这的确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法,但是搞不好会引起广东省府衙门的不满。
如此衬托,他们岂不是显得狼心狗肺了?
沈炼淡然一笑,旋即说道:“不必忌惮,难不成他们够烂,咱们也得跟着烂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