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清晨,沈炼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赶赴京城。
如今只有三百里路程,花了约莫半天时间,沈炼终于踏入京城,而就在此刻京城的风声变得无比沸腾。
各路官员都簇拥在城门口迎接,甚至连内阁的朱国祯都来了。
如今北方天气已经转寒,朱国祯朝着沈炼迎面走去,朗声笑道:“沈大人,朝中同僚盼星星盼月亮,终归是把你给盼回来啦!”
“朱阁老言重了,天气寒冷,还劳烦您老出来迎接,实在令在下深感愧疚啊。”沈炼装模作样道。
“你为朝廷解决了东南大患,实在大功一件,让老朽前来也并不过分!”
沈炼招抚郑芝龙,这件事情早就在京城蔓
延开来。
不管怎么讲,功劳始终难以抹去。
朱国祯将沈炼带到自己的马车上,以长辈和上司的姿态不断询问着细节。
沈炼全程带着微笑,淡然道:“事情太过复杂,在下已经写成奏报,等呈报陛下过后,朱阁老和诸位同僚都能够得知内情。”
直呈奏报,朱国祯纵然还是内阁首辅,但他却没资格查看。
实际上,沈炼准备了两份奏报,一份是真实情况,另一份则篡改了些许细节。
前者是要告诉朱由校,自己在澳门做的所有事情,都会如实告知你这位皇帝陛下,后者则是要拿到朝堂上让百官知道一些情况。
当然,沈炼没有透露攻打中左所之事,其实是他和郑芝龙谋划过后的局面。
这种事情实在说不过去,作为澳门巡抚,配合郑芝龙攻打中左所,这岂不是相当于叛国?
再者说,还拿着澳门水师协助海盗。
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朱国祯略显失落,苍老的脸颊上还是挤出笑意,缓缓说道:“近期京城天气实在严寒,陛下好几日都没有上朝了,据说身体有些不佳,要不沈大人还是等等再去呈奏,免得陛下龙体有恙之时,
还不能让他好生歇息。”
“陛下怎么了?”
听到这个消息,沈炼心里一咯噔。
今年可是天启七年,而且从历史上来看,朱由校正是在这一年驾崩!
上次秘密返京之时,朱由校看起来并没什么大问题,这才不到三个月的功夫,为何连朝都上不了。
朱国祯叹息一声后说道:“唉,听太医说,是天气太过严寒,自从天启五年陛下落水之后,身子骨扛不住才导致病灾不断。”
说这些话时,朱国祯表现的极为悲痛,故此还感慨良多。
“我大明朝已是风雨飘摇之际,陛下又是如此体弱,若是真出了什么问题,这当如何是好。”
沈炼微微皱了下眉头。
朱国祯的言语中明显带着一股威胁的味道。
“沈炼,如果朱由校出了事,你的权柄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在此之前若是能够收敛,日后大家在朝中都还有着回旋余地。一旦朱由校驾崩,新帝登基,你这个堪比权臣的存在肯定没有好下场。”
如此直白的想法,朱国祯肯定不会说出来,但这就是他的隐晦意思。
沈炼当然能够理解,只可惜他并不买账。
“一切还是等陛下的谕旨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