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炼察觉到陈圆圆的情绪,耐心劝慰道:“我生来即是为了权力顶峰而去,但我绝不是贪权,为天下苍生计而不得不如此,因为要对付那群家伙,手段只能比他们更为强力,缺乏了权力就不可能做到。”
“我明白的,所以我没有试图阻止你。”陈圆圆说。
纵为夫人,陈圆圆也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
大明一旦崩溃,从上至下,权贵也好,百姓也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那时候比起天灾人祸更为恐怖,陈圆圆不想
让自己和沈炼的结晶在那种混乱的时代成长。
再看看天下百姓,要是没有人能够在这种时候站出来,则将是饿殍遍野的场景。
陈圆圆再次看向襁褓中的沈云帆,美眸中带着慈爱,柔声道:“小云帆,等你长大后可要像你爹那样,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怀中孩子不懂这些,但却承受着无限期望。
沈炼想起了朱由校的言语,心情也不由得变得焦虑起来。
“现在最麻烦的是,皇帝陛下对郑芝龙选择拖延,若不及时诏安,我怕迟则生变。”
陈圆圆不懂其中门道,自顾自地猜测道:“会不会是皇帝陛下觉得你和郑芝龙来往过于密切,心中起了忌惮?”
“忌惮肯定有,但恐怕关键问题不在这里。”沈炼说。
“那就是在某些事情上,你得给皇帝陛下让步。”
这句话,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沈炼本来还揣摩不透朱由校在乾清殿时的心思,陈圆圆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是让他双眼一亮。
权力场上就是如此,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沈炼持续做大,对朝堂非常不利,因为会激起东林党的疯狂反扑,不利于皇
权的稳固统治。
朱由校暂时不愿意下达诏安圣旨,也是有着作为皇帝的考量。
下圣旨,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十分简单。可引发的一系列乱局又该谁去收拾?
沈炼在这之后,势必会打开海禁,东南沿海贸易会更加频繁,那么世家大族的利益就会因此而减少,甚至消失。
为了弥补他们,朱由校肯定会给予帮助,以达到权力平衡并且稳定的效果。
显而易见,朱由校并不愿意沈炼在这种时候和东林党进行全面党争,一切还是要以国家事务为重。
沈炼此刻算是明白了朱由校的心思。
今夜送药,朱由校也是想知道沈炼的态度。
解开海禁,没有问题,但绝对不能因此而给国家造成动荡,沈炼在手段上必须柔和,也得给那些利益团体留下一线的喘息机会。
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
即便要想全面废了权贵阶层,也必须等到合适时机,他们要是想闹起动乱,用不了两年时间,大明朝就有可能陷入到分裂状态。
到时候,靠着沈炼手上那几万人马,如何收拾的了旧山河?
“既然如此,那我便卖天启皇帝一个面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