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祯闻言,居然忍不住笑道:“咱们以前对沈炼很看不上,认为他少年得志,心高气傲,不识大体,迟早有一天会在朝堂上栽跟头,可这么长时间了,沈炼不但安然无恙,反而又做出了那么多实事功绩,属实是我大明的救星。”
“的确,我们这些出自东林书院的人,代表着豪强劣绅、世家权贵的利益,有些事情不得不尊崇他们的意思,但究其根本大明帝国的运转是依靠着百姓来维持。”
“沈炼选择和皇权站在一边,即是要利用皇权替百姓做事,他争的是万世功名,而我们却只争眼前利益。”
程纯阳补充道:“沈炼身上有权臣的影子……”
“
权臣也好,奸臣也罢,以后在史书上,沈炼的名声比起我们要好听太多。新政改制违背了东林党人的利益目标,可现在某些东林党人要将老朽扳倒,这就让老朽有些难以接受了。”
“又想让老朽帮他们守住利益,又不想让老朽一直霸着首辅之位。”
“二位,从赵家下手没有问题,老朽会在朝中给予全力支持,但在这之前,你们得把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抖落出来!”
朱国祯眼神阴厉,死死凝视着眼前二人。
长期身居高位之人,若是能够坐稳位置,身上就会天然形成一股气势,令人望而生畏。
就好比,朱由校当了七年皇帝,哪怕病恹恹的时候瞥他们一眼,都会汗毛炸立!
秦士文心中羞愧,有些丑闻实在说不出口,便找朱国祯借了纸笔,将大概情况写在纸上。
程纯阳也是一样。
朱国祯看到过后,略有震惊,随即平复。
“好,主要还是账本,这东西只有赵朗明知道,正好赵徽还在诏狱,利用他儿子作为挟制,让这老奸巨猾的东西不敢妄动。”
“士文,你是兵部尚书,一个商人豢养私兵,铸造刀剑,打造甲胄,这件事情
本就该让你来管。”
“纯阳,你是户部尚书,彻查近些年来赵家的税赋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将罪证收集齐全。”
“其他的事情,老朽来和沈炼进行沟通。”
三法司那帮人,可谓是韩爌的铁杆跟班。
以前韩爌当政的时候,还有着阉党压制,现在没了阉党,就差抱着大腿叫干爹了。
之所以能形成这种原因,还是现在支持韩爌的世家大族够多。
韩爌做出过承诺,如果他再度入阁,执掌朝政,会给他们解除更多的限制。
更是许诺他们的下一代,能够平平稳稳进入仕途。
虽然是传闻,但朱国祯印证过后,就看出了韩爌的野心。
这家伙表面上君子风范,背地里却是这般模样,那些士子还奉承他为叶向高之后的唯一能臣。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世家大族向来能够掌握着较大的话语权,只因为他们能够给朝廷提供钱粮,皇权不得已而妥协。
那么,中间需要一个媒介来替他们和皇权沟通。
没了丞相制度,内阁首辅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与洪武皇帝与永乐皇帝的初衷相悖!
却在历史中形成了一个新制度的雏形,内阁议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