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厉声道:“一口气说出来!不要卖关子!”
“世家既然已经摆明要和朝廷作对,那就何必留着情面呢,失去了他们,大明又不是不能运转,只是会让经济陷入一时的崩溃而已,但这么做的话会激起世家大族的强烈反抗,他们可能会使用军事力量进行抗拒,而最大的麻烦就在这里。我们的军力不能用于内耗,北方战事不会停歇,更不能在这种时候白白造成伤亡,此为最下策,但不是不能做。”
“中策,即是与覆灭赵家如出一辙,收集罪证,将其连根拔起,但人家也不是傻子,这会进一步加强权力斗争,导致朝廷内耗不断,局势处于失衡状态,日后即便大明能够昌盛,也会因此而让党争连绵不绝。”
“上策,其实很简单,聚集穷苦百姓,来对世家大族进行一次浩浩荡荡的洗礼!”
粮食问题部解决,民变就会生生不息。
与其让他们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
撞,不如反过来为朝廷所用!
朱由校疑惑道:“你的意思是让朕默许百姓在民间闹出动乱,借用他们的手来打击世家大族,这不就是驱虎吞狼吗?”
“陛下可能理解错了,行使上策之前,得先笼络人心!这样百姓才会相信陛下有着解决他们温饱的能力和意志,其实天底下的百姓没有多少愿意谋反,而且他们对大明有着一种不可磨灭的认同感,毕竟太祖皇帝的出身,是一个连饭都没得吃的农民,这才造就了大明朝。东林党主政,则是一味与世家大族结盟,以此来不断威胁皇权,从中对大明吸骨榨髓,百姓也是深受其害,得让百姓意识到让他们吃不饱饭的罪责不在大明,而在那些世家大族身上。”
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朱由校拉了把椅子坐下,他算是明白沈炼的言中之意了,即是加快推行新政改制的速度,并且严格贯彻到各个地方!
在此期间,与豪门世家之间的交锋无法缺乏,百姓们也不全都是傻子,朝廷摆明了要减免税赋,替他们讨回赖以生存的农田,而世家大族持续从中作梗,到时候会爆发出
什么样的冲突,这可就有些无法预测了。
极大概率,是百姓要动手。
哪怕只有一个村庄的农夫聚集起来,无需佩戴甲胄,仅仅拿着农具,就能把当地的乡绅给肃清掉!
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要让沈党的人,在朝中占据绝对地位。
朱由校端起一杯茶水,眼神意味深长地凝视着沈炼,轻声问道:“沈尚书,你想入阁了?”
“的确,单单是吏部尚书,让微臣感觉掣肘太多,进入内阁后则有了票拟以及制定各项政令的权力,能够助于微臣更好的推行新政改制。”沈炼直白道。
朱由校也很是直白的拒绝。
“现在的你,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东林党对你极为反感,虽说朕早前就有着扶持你入阁的想法,但发现实施起来阻力非常大。你进入内阁好说,但人家要是因此而撂了挑子,事情就会变得更加麻烦,所以你需要更多能够见到成效的功绩。”朱由校说。
功绩?
这个字眼钻入耳朵,沈炼在心中冷笑。
真要论起功绩,沈炼自认为比起朝中大部分臣子都要强。
多年以来,自己做的事情,难道对大明的影响,还不够深刻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