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指挥使孙传庭,把军粮全部放开,在潼关中日夜摆出宴席,让潼关中的一万将士吃喝不断,惹得当地民怨沸腾,这些都是陕西按察司递交上来的文书,本来是直接到了内阁,但被朱阁老给截留下来,可也估计瞒不住了。”
沈炼闻言,轻笑一声,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秦士文倒是神情严肃,沉声道:“孙传庭没有兵部命令,为何还敢如此肆意妄为!”
“行了,事急从权,等到孙传庭亲自上了奏疏再做处置。”
沈炼即便不在潼关,也能知道当地是什么情况。
将士们连饭都吃不上,孙传庭怕也是一时心疼,想要改变军纪风气,不过总得让将士们吃饱饭再说。
秦士文严肃道:“沈尚书,这件事情不是开玩笑,照这种挥霍无度的用法,能有多少粮食供应的起潼关?”
“凭着按察司几份奏章,就认定孙传庭有罪,不至于吧?”
“再者说了,他是都司指挥使,当地军事本就由其负责。”
“文书上还说,潼关总兵万有
容侵吞军粮,与地方豪强勾结,而且这批军粮来历根本不干净,孙传庭估计是想尽快处理掉,然后尽快还给人家。”
万有容被下狱,这件事情证据确凿,但他背后的靠山也是东林党。
这一点必须注意。
孙传庭的作为,会让朝廷党争愈演愈烈。
秦士文抱有迟疑态度,询问道:“那咱们就等着孙传庭的奏报?”
“等着呗,又不急于一时,人家毕竟是为了搞好军屯整肃,别处处给人家找麻烦。”沈炼说。
“行吧,那就听你的。”
秦士文点头之后,吩咐兵部侍郎,说道:“发一份公文到潼关,让孙传庭注意尺度,别把事情闹得太大,免得最后不好收场,但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一切以军屯整肃优先。”
这件事情,兵部总得有个处置态度,不能明明白白的袒护。
当天,许多言官跑到兵部发难,要求秦士文处置孙传庭,那么兵部干脆就把这件事情捅到御前,让朱由校亲自定夺。
朱由校没有处置,只是说了一句话。
“等孙传庭自己解释,你们都别急着发难。”
次日午间,孙传庭派来的信使就已经抵达京城,奏疏也交到了秦士文手中。
其中附上了潼关总兵万有容的确切罪证,以及当地潼关将士的具体情况。
衣不蔽体,宰马而食,军心涣散。
这三个字眼,就足矣证明孙传庭是在改变潼关的军纪。
兵部非要惩治,也能治孙传庭的罪,但秦士文现在和他都是沈党一派,怎么可能干出自相残杀的事情呢?
奏疏中,孙传庭请求朝廷处置万有容。
此事秦士文没有独自决断,而是在次日朝会上提出。
当亮出证据时,那些企图为万有容辩护的东林清流们却是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秦士文愤怒道:“堂堂潼关总兵,竟然与地方豪强勾结私卖军田,户部拨发的粮食更是被他侵占了大半,去年潼关还有将近万人,孙传庭到任时已是不足七千,而且三个月来没有发放军饷,潼关在半年前就是如此情形,微臣认为孙传庭之做法极为得当,先是挽回军心,不容潼关有失,至于他越过兵部私开粮仓,亦是为了顾全大局!”
“反倒是万有容,现被羁押在监牢当中,兵部现在的意思是将万有容押解进京,兵部进行主审,六部三法司合议之后进行定罪处置!”
“另外,微臣请奏,加封孙传庭为潼关总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