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事实上是孙传庭就在潼关,他不可能回到西安的都司衙门。
再者说了,都司指挥使本就可以调遣军队,操练兵马和后勤事宜,也是孙传庭的职权范围之内。
朱由校随后说道:“潼关总兵万有容,此人罪大恶极,还是尽快押解进京,这件事情没什么好商量的,依大明律法来办。”
“朱阁老,散朝后你来拟旨,然后发到潼关,让孙传庭派人押送万有容,并让其代为全权处理潼关军务。”
“除夕之前,朕会派一名巡抚前去陕西,若是军纪还是此般涣散,朕就要摘他孙传庭的人头!”
朱国祯恭敬道:“陛下圣明,老臣遵旨。”
“还有,京畿地区的军屯整肃也得抓紧,不可有半分懈怠。”朱由校叮嘱道。
“臣等谨遵圣命!”
朱由校随即摆了摆手,掌印太监魏其彬朗声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
半个时辰后,兵部。
秦士文正在笑呵呵的沈炼交谈。
“沈尚书,你可真是厉害,把韩爌那厮堵得面色铁青!”
沈炼浅笑道:“这家伙想要给你冠上罪名,那我又岂会袖手旁观呢,陛下本就不想处置孙传庭,他非得来催促陛下处置,在违背圣意的情况下不可为而为之,本就是朝中行事大忌。这下好,潼关总兵的位置保不住,还是落到孙传庭手里,咱们就等着好消息吧。”
一个关隘的总兵,说来还没那么重要,重点是把孙传庭的职权范围提升了。
秦士文忧虑道:“可潼关的位置很关键啊,万一明年后金从山西进军,潼关就是首冲之地!”
“怕什么,孙传庭不是还在么?”沈炼说。
“孙传庭并无统军作战的履历,这是重点。”
“战火暂时烧不到潼关,只要陕西、山西两地不发生大规模的流民
起义,孙传庭就能够应付的了,潼关总兵的位置以后再说吧。”
秦士文非常尊重沈炼的意见,既然如此,那就先听他的。
京畿地区的军屯整肃已经开始,兵部和户部联合丈量土地,现在进展飞速,而潼关那边却是没有丝毫动静。
“等这阵子过去,咱俩调换个位置,我去吏部,你来兵部。”
秦士文突然说出这番话,主要还是觉得兵部事务压力太大。
没有彻底解决后金之患,年年都有大仗要打,吏部虽是六部之首,但压力却是要比兵部小很多。
沈炼笑了笑,说道:“这件事情还是听陛下安排吧。”
“咱们俩可就别讲究那么多,陛下心中早就有了调换我们二人之意,只是还需要再等等而已,况且你本就有着领兵履历,比我更加适合兵部尚书的位置,不出意外的话,开春之后就是你履新的时机,而且到时候没有人能阻拦你进入内阁!”
这是朝堂形势,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
沈炼该谦虚时,可谓是滴水不漏,继续笑着敷衍道:“行了行了,考虑那么多干什么,先把军屯整肃搞好,正好我想趁着这段时间,再换一批京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