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由校又其实这么好拿捏的,冷声反问道:“韩爌,你的意思是要向朕递交辞呈了?”
“不管怎么说,国库空虚是事实,其罪责根源在于尔等,而非在于沈炼!”
“勾结世家大族,坑害百姓,坑害大明,坑害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哪一样祸事,不是你们弄出来的?”
“军屯整肃,即是为了明年开春之后的大战做准备,若无军粮,将士们拿什么打仗?和你们一样在朝堂上坐而论道,就能把后金那群虎狼之辈歼灭吗!”
“你们都看看吧,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有多少百姓饿的只能以草根树皮为食,朕只能在史书上看见的‘易子而食’,此时此刻
在大明境内真实发生着,难道这是朕的罪过?难道是沈炼的罪过?朕的哪一项举措不是为国为民?沈炼进行新政改制,进行军屯整肃,不都是为了百姓?”
“你再看看你们自己,一个个争权夺利,每天声色犬马,锦衣玉食,现在还跑来攻讦弹劾一个不计生死的忠臣!”
“罪责不在朕,更不在沈炼,而在你们这些所谓的东林清流之辈!”
一时之间,太和殿静默下来,许多臣子不知是因为羞愧,还是因为惧怕皇权,陆续都低下头来不敢吭声。
沈炼静静站在原地,没有对攻讦进行反驳。
事实强于雄辩,国库充盈是事实,将士们吃饱饭也是事实,孙传庭在陕西招揽大量流民,避免内部祸患之争端。
实乃大功一件!
且不说别人,单单那个高迎祥,一呼百应的能力已经展现出来。
要是这般人物成为明军的对手,即便能赢,也得付出无比惨重的代价。
见到气氛已经合适,从上朝沉默到现在的朱国祯,终于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一直以来被说成东林党之首,老臣虽从未结党营私,但因出身东林书院,身上有着难以推卸的罪责,今日当着文
武同僚的面,向陛下递交辞呈,还望陛下能够允准,老臣愿承担一切罪责!”
每一场朝会,都有着最终目的。
朱国祯知道,党争风波愈演愈烈,自己是在首辅的位置上待不下去了。
几天前,沈炼都在暗示自己,老家的房子是不是该修缮,还有韩爌也特地跑来赔礼道歉。
不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朱国祯。
再不退下来,你就得死在首辅之位上!
朱由校递交辞呈,其意图不是要威胁沈炼,而是要让出首辅之位,让沈党和东林党之争能够平息。
并且,在这之后,沈炼依旧可以进行军屯整肃,能让局势持续利好沈党。
韩爌上位,要想保证首辅地位不受动摇,就必须要让六部臣工都对其有着一种认同。
也争是因此,朝堂里的火药味顿时低了很多。
与那些利益相比,首辅之位更能让韩爌动心。
朱国祯引咎辞职,也有理由把罪责都给推到他的身上去,接下来就不必对沈炼继续发难。
权力场就是如此,只有不断的妥协与让步,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朱由校淡漠地看着朱国祯。
“好吧,朱阁老年事已高,是时候回乡养老了,你的辞呈,朕准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