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钱由官府来出。最起码在本官任上,这钱由官府出。
就算本官卸任了,在走之前,本官也会解决这钱的问题,最起码在五十年之内,这个书院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好好好!陈大人此举,实乃是一大善政。这事老夫帮了,你要一百名老师是吧,老夫来安排!”
陈渊说:“学问不用太好,举人就不需要了,毕竟只是教一些儿童,耽误举人的科举,那就是在下的罪过了。”
“好,老夫知道了。”
郭炎十分的高兴,难得有一位这么热心于教育的官员,他当然要支持。
不过他还是说:“大人,老夫还是有一句话要说。你是豫省巡抚,是要想着一省的人,不能只想着开封一城。
这只有开封人能享受免费的教育,这不好,不公平!”
“在下知道,可是官府的财政有限,在下只能先满足开封一城的人。等到后面钱多了,再一城一城的解决。”
“好,希望你说到做到。”
“当然。”
现在陈渊已经在建工厂了,要解决钱的问题,就只能找工业,农业能解决温饱就不容易了,不可能靠农业赚大钱。
陈渊建了一个水泥厂,一个钢铁厂,还有煤厂,这些都只是刚刚开业,现在还没有盈利。
不过最多半年,这些厂子就会开始赚钱了,这样陈渊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和郭炎说好了之后,陈渊就回到了开封城。
这时候城南的征地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然后工人开始拆房子,准备建书院。
陈渊开始让人吹风,说了免费教育的事。
这事一出,全城都轰动了。
百姓们当然知道读书的好处,可是不少人家里太穷了,能养活家里人就很不容易了,读书就别想了。
结果现在免费的学堂就要出现了,不少人都升起了希望。
对老百姓来说,读书是能改变自己家族的最大希望。
哪怕考不上科举,能识字算数之后,出来当一个帐房,也比现在强啊。
不少人都在打听,这个学堂什么时候能建好。
听说要三个月,不少人都嫌慢。
有的人还自原过去干活,为的就是能让学堂早点建成。
赵志文在听到这事之后,就恨得牙痒痒。
这事要是成了,陈渊的金身就成了。
以后没有人敢得罪他了,要是有人攻击他,就是攻击那些在学习的学生们。
学生们的家长可不会同意,他们是真的会和你拼命的。
所以一定要阻止这个书院的建成。
只是赵志文人微言轻,他还是外地人,根本就没办法阻止。
不过他一个人力弱,可是有实力强大的人啊。
赵志文去了杞县蔡家,相传他们的祖先就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蔡邕。
当然这事是不是真的,谁也不知道,反正蔡家人说他们的祖先是蔡邕,这事也没办法查证。
不过从元朝开始,蔡家就是一直出读书人,不少人在朝中都有官职,在本地算是十分强大的家族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