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娇蛟:四面都是燕军我们能去哪?你太冒失了!
张霸先:去高丽。
董娇蛟:我爹大仇为保,我们怎能逃去高丽?现在北燕在辽地立足未稳我们可以招兵聚将反攻燕军。
张霸先:娇姐,当年大辽国在的时候老百姓吃不饱,现在北燕来了老百姓虽然也是苦,但是同样是苦,他们会对那个同样让他们吃不饱的大辽有多少感情?
董娇蛟一拍桌子道:你别忘了当年是我救了你们,是我爹栽培你们,不然你们现在是什么?难道你们就不应该舍命相报吗?
张天狼:哥,娇姐别吵了,咱们再想想办法不就可以了吗?
张霸先:娇姐,咱们先去高丽稳住阵脚,活着才能报仇不是吗?杀了义父的罪魁祸首难道不是太子丹吗?若是要杀太子丹我们凭什么杀?凭我们四百人马就能杀进燕京? 5 11
沉默片刻后董娇蛟轻叹一声道:我们与高丽言语不通,且北高丽蛮夷生性野蛮我们去了就能被信任吗?
张霸先:为今之计唯有如此。
汉历文帝初年四月凉王百里屠苏亲领十七万凉州军侵入西汉国境,于金城周边大肆掠劫后于同年7月返回凉州,而在凉州军入侵之际周边各国则边境增兵对西汉施压导致西汉未能即刻出兵击凉,同年十二月汉文帝刘恒下令发兵二十万欲直取武威。
而此时的高丽广尚道东京城头上一名黑甲黑袍的将领手持一面大旗迎风而立,城下的兵卒们对望着那人发出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欢呼。
城头上的张天狼侧过头吐出一口血沫子后将手中大旗向上一举随后大喝三声,吼!吼!吼!
那些站在他附近的兵卒就随着他一起吼!吼!吼!那吼声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齐,最后三万人整齐的吼声响彻整座东京城!
汉历文帝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历经十七年的高丽混战以春州的李舜臣统一高丽而结束,新的高丽王自称仁穆诚孝大王定都春州!
去年十一月,一支四百人的黑甲骑兵出现在西海道,海州王金显贵派出翻译使者交互后得知这是辽国的残兵,他本寓收编这队人马不料那异邦人却提出苛刻条件,他说若是要他们加入那必封为将军还要为他们提供只属于他们的领地和女人。
此为初见,金显贵岂能轻信于人,而且异邦人竟然主动开口要他们高丽的女人,他拒绝了那人提议后又派出使者前去交互,不料得那翻译刚说到金显贵拒绝了他们的提议时,那异邦人拔刀就将使者的头颅砍掉随后带着兵马扬长而去,金显贵派人追击这队异邦人却将他们逼入了胶州道。
胶州道的春州王李舜臣得知了此事后也派出使者前往交互,在得知了异邦人的条件后他竟然接受了,他收编了这队异邦人之后的第二个月金显贵又出兵前来讨伐他,他之所以敢接受异邦人的条件其实也是形势所迫,在高丽混战中他以处于绝对劣势,他深知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将败亡。
正当他手下将官都说要拼死守卫春州时,那异邦人却说愿领步卒三千埋伏在城外袭击敌人,李舜臣不顾诸将反对说可以将三千兵卒和两名翻译给了那异邦人,但是作为条件他们必须要留下一个人质,李舜臣知道那异邦人有两个弟弟才提出这个条件,那异邦人接受了条件领兵出城。
异邦人出城而去说是驻扎在东侧的林地里,然而当金显贵五万大军来攻城时却不见那异邦人带兵来援,整座春州城只有两万三千名士兵他们苦苦支撑七日后,金显贵的军队攻上了城头撞破了城门大军杀入城内,然而就在金显贵大军杀入春州城时,那异邦人则带领三千名士兵杀向城外的金显贵大营。
金显贵得到了消息后一边派人命令城里的军队做好战斗准备,一边带领城外的军队进入城内,然而他的计划被一队四百多人的黑甲骑兵所破坏,那些身披黑色甲胄的骑兵迅速的冲到城门口后就跳下战马组成盾阵堵在了城门口。
这队士兵十分勇猛,任凭金显贵的军队如何两名夹击他们就是死战不退,半柱香之后三千名步卒在张霸先的带领下杀至城外,在战前他让翻译给高丽的将官们下达了一个命令,这个命令很简单那就是只需要跟紧军旗就好。
而这一战他们三千士兵就只有一面军旗,那军旗插在张霸先的背上,当两军相遇时高丽士兵们就看那杆军旗第一个冲进了敌阵,他们紧紧地跟随着那杆军旗在两万敌军中左突右杀。
城外金显贵军队阵脚大乱,城内的金显贵军队一边和守军作战一边分兵攻击那四百人的盾阵,然而在张天狼的带领下那些辽兵皆是悍不畏死,一时间他们就被牢牢的困在城中。
半个时辰后城外的金显贵士兵开始骚乱,因为他们的主帅的人头竟然被插在敌军的军旗上,一代高丽诸侯金显贵死于三名兵卒的长矛之下.............
那一战后李舜臣直接率领剩余的七千多名士兵和金显贵的人头杀到了海州城下,金显贵的儿子带领一万名士兵死守海州拒绝投降,然而当天下午海州就被李舜臣占领。
随后李舜臣收拢了溃散的金显贵旧部后实力大增,而高丽国本就一弹丸之地虽分五洲全境却只有十一城,在李舜臣重用异邦人一年后分裂十七年的高丽迎来了再一次的统一,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实高丽的统一已是必然,只是统一者不是实力强悍的金显贵,也不是是拥有着正统血脉的李思金,而是那个不被人看好的李舜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