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4章 湖畔恋人(2/2)

“傻姑娘,船不在湖里,看我的!”海军同志卖了一个关子,又摸摸顾凡心的头安抚一下小女友:“我去拿船,在这里乖乖的等我回来!”

“嗯哪!”顾凡心从善如流的停在原地不动,翘首以待。

波平如镜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湖泊倒影着女孩子美妙的倩影。

她发现,这湖里的水是纯净透明的,透过湖面,还可见湖底的鹅卵石,湖面上也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垃圾。

她蹲下来,用手鞠了一捧水往脸上扑了扑,好像有一股硫磺皂的味道。

温热的水好像家里面刚烧出来的水,这个温度洗脸正正好,然后又掏出来手绢擦了擦。

她很好奇,这个温热的湖水是怎么形成的呢?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温泉?

听说温泉是地下水在长期运动过程中吸收地壳的热能而形成的。

温泉的形成,一般来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地壳内部的岩浆作用所形成,或为火山喷发所伴随产生。

火山活动过的死火山地形区,因地壳板块运动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还有未冷却的岩浆,均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由于此类热源之热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层,不仅会受热成为高温的热水,而且大部份会沸腾为蒸气。多为硫酸盐泉。

二则是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

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

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热加热成为热水,深部热水多数含有气体,这些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

当热水温度升高,上面若有致密、不透水的岩层阻挡去路,会使压力愈来愈高,以致热水、蒸气处于高压状态,一有裂缝即窜涌而上。

热水上升后愈接近地表压力则逐渐减少,由于压力渐减而使所含气体逐渐膨胀,减轻热水的密度,这些膨胀的蒸气更有利于热水上升。

上升的热水再与下沉较迟受热的冷水因密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静水压力差)反复循环产生对流。

在开放性裂隙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循裂隙上升涌出地表,热水即可源源不绝涌升,冷却过程中的岩浆使地下水升温,并沿地壳上的大裂缝溢出,终至流出地面,形成温泉。

依照温泉的所在环境来区分温泉,可以将温泉归类为火山型温泉和非火山型温泉。

有些温泉被泥土、农田、山林掩盖,水并不溢出地表,需人工钻个孔,把水引出地表才能加以利用。

温泉水按热度分低温、中温、高温、过高温四大类。这个倾城湖泊的水算是中温吧。

像这个地下温泉储存有大量热能,如果能开发利用,除医疗、洗浴外,还可以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等方面。

利用温泉水发电,不用消耗燃料,不需锅炉车间及其相应设备,无废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在工业生产领域,丝织、印染、造纸、酿酒、皮革加工处理.....这真是火山和岩浆奉送给人类的“礼物”!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