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名太监喊道:“群臣,行礼!”
“陛下圣安?”
群臣整齐的呼喊着这句话,跟稻子似的跪倒了一片。
叶牧记下了这些该有的礼数和流程。
“众卿平身。”
等到群臣站起来后,藏在珠帘下的皇帝才道:“朕躬安。”
一套还算简单的流程走完之后,随着太监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呼喊,朝会正式开始。
首先谈论的事情,是一些国家大事。
比如某某地出现了秋旱,某某地又有百姓造反之类的事情。
这些问题大多数被朝堂诸公三言两语之间就做出了决定,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就在叶牧都快要睡着的时候,站在御史那群人里面的一个黑脸侍御史,从朝臣之中出列。
“臣侍御史周正昉有本启奏。”
皇帝答应了一声之后,周正昉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折递给太监,弯腰躬身道:“微臣昨日坊间听闻,新进兵部左侍郎叶牧,曾在吏部班房大骂我大魏当朝吏部尚书。臣心神震动之下急忙调查走访。”
“后经多方证实,此言确有其事。”
“陛下,吏部尚书乃我大魏天官。徐尚书德高望重,为官以来兢兢业业,如今已然有三十余载。”
“他叶牧不过一个幸进的小儿之辈,如何敢跟当朝尚书破口大骂?其为人道德何在?为小礼数何在?为官规矩何在?”
“似此无法无天的狂悖之徒,安能当我大魏兵部侍郎之重任?”
“陛下,为大魏计,臣请陛下革其职、削其爵、没其产以正我大魏风气,卫我朝堂之威
严!”
叶牧听的都有些傻了。
好家伙,他不过就是和徐启业吵了一架,怎么到这位周御史嘴里就跟干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一样,非得抄家灭族才能解恨。
好在顾文昭提前跟他交代过,御史绝大多数都是些关在笼子里的狗,一听到什么能让他们抨击的事情就会疯狂撕咬。
眼下这个情况,只能说非常的正常。
果然,皇帝也并没有因为周正昉的话就让叶牧自辩,而是将奏折拿在手里大略的翻看了一遍之后,对着下方群臣道:“徐卿、叶卿,此事是你们之间的矛盾,说说该如何解决?”
皇帝话音刚落,徐启业就当仁不让的出列。
“陛下,臣以为此事周御史之词过于严重。”
“哦?怎么说?”皇帝明显有些惊讶。
叶牧更是瞪着眼睛看向徐启业,不知道他吃错了什么药居然会为自己说话。
“陛下,臣初见叶侍郎在,只觉朝气蓬勃、英气过人,端的是十分喜爱这位青年才俊。”
“本着压一压晚辈的锐气让他沉稳些,也更好的理解朝堂之事一些,老臣就倚老卖老的
说教了叶侍郎几句。”
“然则或许是老臣之言过于唠叨,叶侍郎听着听着就不耐烦起来。”
“老臣于是出言警醒,结果却招致了一顿辱骂。”
说到这里,徐启业居然煞有介事的擦了擦眼角,声音无比的悲怆。
“老臣也是莽撞,明知道不该和年轻人计较,却咽不下心里的火气,就此和叶侍郎吵了起来。”
“之后的事情各位同僚叶大致清楚。叶侍郎怒气冲冲而去,还在吏部门口留下了一句侮辱至极的话。”
“老臣该死,还请圣上责罚!”
徐启业老泪纵横,就这么摇摇晃晃的跪在了地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