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章非同凡响(1/2)

河北:孙安祖(611)、张金称(611)、高士达(611)、窦建德(611)。

河南:翟让(611)。

第二波起义的高潮,出现在613年,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起义军造反的旗号五花八门,带头大哥有家徒四壁的农民,有隐居山林的读书人,有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也有家财万贯的大财主,不过大家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想和隋炀帝一样,南面而王,指点江山。

江南:杜伏威(613)、辅公祏(613)、刘元进(613)、朱燮(613)、管崇(613)。

山东:孟让(613)、郝孝德(613)、孙宣雅(613)、格谦(613)。

第三波起义的高潮,出现在616—617年,也就是隋炀帝离开洛阳,南下江都之后,西北、关中、河东、河西、湖南等地的豪门望族、地主阶层闻风而动,将隋末的暴乱直接推向了高潮。

代表人物:薛举(617)、李轨(617)、刘武周(617)、李渊(617)、萧铣(617)、梁师都(617)、徐圆朗(617)。

王薄,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造反圈内公认的第一人。

当然,王薄具有无与伦比的江湖地位,却没有和名气相当的江湖实力,他毕竟是草根出生,读了几本圣贤书,可书里面却没有教他如何造反,如何管理团队。

造反,其实就是个人的一次创业。

一般来说,在商界吃螃蟹的人,面对的是一片蓝海,只要自己给点力,埋头苦干,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不过,商界的人吃螃蟹是躲在角落里吃,别人管不着,也没心思去管,可起义造反的人是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干的是占人地盘,抢人财物的非法勾当,这就注定了两者的待遇会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王薄应该庆幸自己的人生非同凡响,与众不同,他因为扯旗造反而引起了隋炀帝的注意,让自己成为国家机器全力追杀的恐怖存在,这可是芸芸众生一生都难以仰望的事儿!

613年,隋炀帝派出了大隋王朝最强悍的“绞肉机”,名将张须陀,这是朝廷为王薄量身定做的对手。张须陀到达战场后,王薄和手下的数十万农民兄弟再也没有安生过,也许在那一刻,他们后悔造反,甚至后悔来到了这个世上……

随后的几年,王薄过起了漂泊无依的流浪生活,期间还和山

东老乡孙宣雅、郝孝德合兵一处,不幸的是,王薄将他们也带到了阴沟里。客观的说,王薄本来有机会成为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级人物,可他却胸无大志,一心只想混个温饱水平,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实在是难有作为。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宇文化及掌控了天底下最精锐的骁果卫,王薄便加盟到他的队伍,后来又辗转到了李渊的阵营,最后被仇家陷害至死。

一代巨星,高开低走,这也许是王薄兄弟一生最好的注脚。大暴徒张金称

再来说说张金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