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哥本来就不想杀李世民,陈叔达的话多少让他找到了一丝安慰。
陈叔达之后,李元吉又找到李渊。这一次,李元吉的态度非常明确,希望老爸能够下手除掉李世民,请注意,是让李世民位列仙班。
李元吉的话让李渊颇为不满:“秦王虽然有过错,可毕竟有大功于朝廷,怎么能随意将他处死呢?除非他真的有谋反之罪!”
李元吉:“老爸,二哥平定洛阳之后,一直不肯返回,又大肆散发钱财布帛,树立个人的恩德。随后,他率兵作战,屡次违背您的命令,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您应该赶紧将他除掉,何必担心找不到借口!”
这样的对话如果是属实的,那只能说明两个问题。渊哥对李世民极度不满,主观上是可以杀李世民的,只不过缺少一个契机。李元吉能怂恿老爹杀二哥,可见李渊有多么的宠幸他们!
遗憾的是,李元吉的话虽然很直白,可李渊一直以隋文帝处置太子杨勇为鉴,他实在不想背负以父杀子的罪名。
太极宫内,父子双双沉默。
大战前的暗流涌动
两府之争闹到这个地步,形势已经很清楚了:李世民想
做太子,也使用了许多阴谋诡计,可都被李渊一一识破。李渊的态度很明确,老二就是老二,太子的位置你就别想了,如果再这样闹下去,就把你发配到洛阳,让你自生自灭。
李建成的态度也很明确,觊觎大哥的东西,大哥只好用实力来碾压你!
李建成的态度无所谓,可李渊的憎恶,让秦王府的臣僚日夜忧惧。
说白了,只要李渊发布一道诏书,李世民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翻不起任何风浪。
当时,首席谋臣房玄龄找到长孙无忌,试探性地说道:“老弟啊,秦王府和太子府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一旦发生变故,秦王恐怕难以收拾啊。瞧瞧秦王殿下,整日心神不宁,要不咱们一起去劝他行周公平定管叔与蔡叔之事?”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河南洛阳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长孙无忌的妹妹嫁给李世民做了大老婆,也就是后来的长孙皇后。说起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算是好哥们,和秦王府的其他谋士相比,还是有话语权的。
长孙无忌:“老房同志,我一直就有这种想法,只不过不敢说出来而已。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就让我去向秦王转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