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如果坐到了李渊同志那样高的位子,想要做某些不太光彩的事情时,往往是不需要本人出手。上面的人只要显露出一个架势,乃至于一丢丢的不悦表现,乎也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官场中流传了数千年的优良传统了。
关于这一传统,近代还有个生动的范例。
民国初年,新政府举行国会选举,国。民。党在青年领袖宋教仁的率领下在选举中以压倒性多数获得大胜,如无意外,宋教仁本人即将组织内阁,并由此出任政府的总理一职。当时担任总统的是北洋军阀的开山大佬袁世凯,为了拉拢这位未来的内阁总理,以期日后“好好合作”,袁世凯特意派人私下给宋教仁送去五万元的支票作为长期交流见面礼。
没想到,宋教仁先生居然不识时务,坚持责任内阁制的理想,当场大骂袁世凯。
而更令袁世凯没想到的是,宋教仁骂完人后,居然还把钱给留下了。
这下袁大总统彻底气疯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大骂宋教仁,估计什么早晚收拾此人之类的话绝没有少说。
骂完了,就没有然后了。袁世凯当天洗洗就睡了。
不过几天后,有手下找到了大总统回了一句话:事情已经给您办完了。
袁世凯有些莫名其妙:什么事情?
回答:刺杀宋教仁啊!
袁世凯大惊:谁让你去的?
回答:您那天不是说要那小子的命吗?
袁世凯:我......
时光虽然跨越千年,但相似的情形始终在不断上演。
武德元年的这一次,做到先领导之忧而忧,后领导之乐而乐的人是张宝德。他当时的职务是李密招抚团队的秘书长(长史)。此人作为被李密选入出关队伍中一员,应该说是赢得了李密一定的信任的。然而面对跟随李密再次创业,重归艰苦奋斗的生活和卖主求荣,借此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张宝德毫不为难地做出了抉择,我要优质的生活!
忠诚于信念,很累。忠诚于利益,很轻松。
收到张宝德揭发李密意欲(这两个字很重要)谋反的举报信,李渊终于具备了足够的出手理由。他当即下令让李密留下部队慢慢走,但却要求李密本人务必在接到命令后单身匹马返回长安,当然,理由不能是朕要办你,而必须是回朝之后另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