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这天幕上的鹰酱国和毛熊国,莫非就是西域那边的番邦?”
“依我看,这分析倒是颇有道理。想当年匈奴势大,不也是因为大漠平坦,才能纵横驰骋。”
古人们品着茶水,议论纷纷。
这番说辞令人耳目一新。
平日里只知道山川险阻能保家卫国,却不知还能这般细细道来。
“话说回来,咱们这地方山川秀丽,想必也是极难攻打的。”
“那可不,光是行军运粮就够费事的。”
古人们越说越是兴起,以往听说过的战事,如今想来都与这地势有关。
难怪祖辈们都说,宁要山川险,不要平地宽。
“这些番邦倒也怪可怜的,住在平原上,随时都要提防四方。”
“莫要同情得太早,你看他们不是一样活得滋润。”
“也不知道再过几百年,这世道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热闹的议论声中,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这天幕之上的内容,虽说谈的是军国大事,却也让众人看得津津有味。
毕竟谁不爱听这些新奇有趣的见解。
……
东汉位面。
曹操观看天幕许久,目光凝重。
“孤不曾想到,地势之重要竟能影响到千年之后。荀彧,你可有何见解?这天幕所言,可有可借鉴之处?”
“明公,这天幕所言确有深意。如今我军占据兖州,南有长江天险,北靠齐地平原。若要一统天下,这地势确实是个难题。”
“尤其是江东一带,水网密布,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荀彧沉思道。
“他日若要南下,长江天险确实难渡。孙权凭此割据一方,怕是不好对付。”
“这天幕倒是提醒了孤,平原之地确实防御不易。官渡之战,若非袁绍轻敌冒进,后果难料。”
曹操回想起与袁绍决战的场景。
郭嘉在一旁插话:“依在下之见,与其担忧地势,不如先谋划水军。”
“明公若要克荆楚、取江东,水军才是关键。这天幕上说的海上优势,不正与此相通?”
“况且江东子弟善于水战,若不及早布局,日后怕是更难应付。”
“奉孝说得有理。孤观这天幕,那些强国不也是既重视陆地,又经营海洋。孤若只顾北方,却疏于水军,岂非与天幕所言的短板相似?”
“明公明察。眼下虽已占据黄河流域,但黄河每年决堤泛滥,反倒成了隐患。”
“不如趁此机会,多建水寨,练习水军。再者,明公若想真正掌控中原,这水军也是不可或缺的。”
“善。这天幕倒是提醒孤,不能只顾眼前。子建所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孤也当为子孙后代多做谋划。”
“传令下去,明日便召集水军统领,商议练兵之策。眼下虽有刘备、孙权为患,但若能稳固水军,假以时日,必能克之。”
“明公所言极是。这天下大势,实则与这地理形势息息相关。只是不知道,千年之后,这天下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郭嘉望着天幕,若有所思。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了这天幕的启示,孤倒要未雨绸缪,为魏国打下更稳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