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开始畅想,若能将这些地理奥秘参透,或许能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
也有人觉得可笑,区区地形,又岂能决定国运?
“依我看,鹰酱国倒是个明白人,懂得兼修水陆。”
“说到底,还是要靠人去经营。你看那些大国,哪个不是费尽心思去经营海疆?”
看客们越说越是投入,仿佛自己已是帝王谋士,正在运筹帷幄。
不过很快又想起自己不过是市井小民,不由得哑然失笑。
……
南宋位面。
宋高宗赵构正与太子赵昚在御花园漫步,忽见天幕显现。
“父皇,鹰酱国虽远在海外,却因地理之便得以称霸。反观我朝,自失去汴京,处处受制于人。”
赵构望着天幕,不禁想起靖康之难。
若非地势不利,岂会被迫南渡?
这海外之国倚仗水师便可保境安民,当真令人羡慕。
“昚儿,你看这龙国,虽有群山环绕,但北方仍有缺口。”
“我朝也是如此,失了燕云十六州,致使金人长驱直入。不过这西太平洋出海一事,倒是与我朝今日相似。”
“父皇说得是。我朝虽据长江天险,却总被困在东南一隅。那埃塞俄必亚与阿富汉,明明地处偏僻,却因地势险要无人能攻。”
“正是。朕常想,若我朝也能如此险要,或许金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你也看到了,那阿三国地势同样不俗,却屡遭侵扰。可见光有天险还远远不够。”
“孩儿明白。父皇是说我朝当效仿鹰酱国,既要经略水师,又要充实国力。”
赵构看着天幕若有所悟。
“天下大势,强国无不善用地利。我朝虽暂居临安,也当以此为鉴。尤其是这海上之道,更要用心经营啊。”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都在思索着如何运用这些经验,重振大宋雄风。
……
大明位面。
永乐帝朱棣与朱高炽正在奉天殿议事,天幕骤然展现。
“鹰酱国竟有如此奇特的经济分布,东西海岸皆为重镇。”
朱棣凝视天幕许久,方才开口。
“我大明虽已定都北方,可南北经济失衡之势仍在。这般东西呼应的布局,倒值得借鉴。”
“龙国四周群山环绕,父皇您看,这地势与我朝征伐漠北时遇到的险阻何其相似。若能掌控这些关隘,必能使边疆无忧。”
“边疆无忧?你太过天真了。那阿富汉虽有天险,却世代战乱。倒是这埃塞俄必亚,竟能凭地势之利抵挡外敌,当真令人意外。”
朱高炽抚摸着书案:“父皇,儿臣以为,我朝虽已开创永乐盛世,但海上之事仍需用心。”
“您看这西太平洋咽喉之地,若能掌控,岂不胜过万里长城?”
“正当郑和下西洋之际,你却提及海上防御?依朕看,攻守兼备才是正道。这鹰酱国不就是靠着海军纵横四海吗?”
“可是父皇,光靠海军也未必稳妥。您瞧那阿三国,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势不输于人,却还是难逃被侵略的命运。”
朱棣站起身来,负手而立。
“我大明既重开海禁,更要注意海防。不过话说回来,这天下大势,当真是此消彼长。”
“你我君臣,更该放眼天下,莫要只顾眼前。”
父子二人继续观看天幕,思索着大明的未来走向。
这一刻,他们既是帝王,也是看客,在历史长河中寻找着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