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刘衍的保证,郑芝龙等众人的脸色好看了许多,而郑成功听到要去闻名已久的皇明军事学院进修,心中也充满了期待,听说现在国防军众将都曾到那里进修过,可以说是如今大明将官的必经之路。
看到这么丰盛的佳肴,刘衍笑着说道:“郑督真是太客气了,看来今日的接风宴,郑督是下了心思的。”
郑芝龙兄弟几人听到这里,脸色都是有些难看,几人下意识的认为刘衍是想要用这个办法消耗郑军的实力,只有郑成功面露喜色,显然听出了刘衍的话外音。
面对郑芝龙一连串的询问,刘衍直接正面回答道:“国防军的编制都是固定的,每军兵力在四万八千余人,两个军就是九万六、七千人。郑军的情况特殊,朝廷可以适当放宽,不过每一军的兵力也在五万左右,两军就是十万人,再加上整编的一支新式水师,暂定兵力为三万左右,最终郑军整编后的兵力大致在十三万左右。”
在主桌上,刘衍自然是坐在了正位,郑芝龙、郑成功,以及郑芝龙的二弟郑芝虎、三弟郑鸿逵、四弟郑芝鹏、五弟郑芝豹作陪,刘衍麾下的国防军
郑芝龙并没有说话,看向郑芝龙的眼神也非常的复杂,除了愤怒、失望之外,还有赞许和期待。
说到底,郑芝龙就是想继续保留二十多万兵马的兵权,保留郑家在海上的利益,只是换了一面朝廷的驻防军旗帜,给朝廷上缴一些赋税就想了事,天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只是今日郑芝龙的姿态摆的很低,甚至将福州城都让了出来,这是刘衍没有想到的,所以刘衍的态度也不好太强硬,于是思索了片刻,说道:“如今朝廷军改之策的落实已经进入了尾声,下一步,朝廷将开始对外用兵,这就意味着,眼下朝廷的十四支国防军兵力将会不足,所以本公的意思,是将郑督麾下的精兵强将整编为两个国防军,以及一支新式水师,用于大明对外开拓的战事之中。至于福建的驻防军,则是重新组建。”
在最外面一圈,则是福州本地有名的素菜,基本上都是以面筋、豆腐皮、豆腐筋、冬笋、香菇、木耳等为原料,加工巧妙,烹制有方,味道很不错,有南海金莲、半月沉江、石鼓三鲜、涌泉三丝等七、八道美味。
郑芝龙沉默了,的确,如今朝廷的各项制度逐渐完善,自己想要拥兵自重,已经不太可能了。
刘衍继续说道:“郑督和诸位将军不能只想着自己,如果大军整编为驻防军,诸位的确能够继续领军,在福建过得风生水起,可是那些跟随诸位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怎么办?他们没有地方博取战功,没有地方领取封赏,只能苦哈哈的服役两年,然后便要回家讨生活,这样的结局对他们公平吗?”
随后郑成功对郑芝龙抱拳说道:“请父亲下决心,接受朝廷整编,我愿与诸位伯父、将军一起,加入朝廷国防军!”
刘衍听了几句,也听不太懂,一旁的郑芝龙见状便与众人敬酒,刘衍来者不拒,一时间两桌人觥筹交错起来。
只是郑芝龙兄弟几人还想继续争取一下。
刘衍说道:“这十万将士之中,朝廷国防部会进行筛选,选拔出一部分将士为驻防军,剩下的也会发放优厚的退役费,绝不会亏待这些将士的。”
郑芝龙的脸色有些难看,说道:“也就是说,要有十万兄弟被遣散?”
郑芝龙听到这里,脸色已经很难看了,如此一来,郑家的损失就太大了。
刘衍也笑着招呼众人入座。
副桌上,国防军
刘衍看出了郑芝龙等人的神情,正色说道:“郑督也是起于草莽之豪杰,自然也有一番功业之心。设想一下,如果朝廷将二十多万精锐整编为驻防军,那今后这些精兵强将就只能继续在福建各地驻扎,按照朝廷新颁布的义务兵制,两年之后就要陆续退役,这些将士除了能够领取一些退役费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处?”
最后,刘衍提到了郑家在海上的利益:“如今在南洋,各国的商船都要向郑家购买旗帜,郑家在日本和南洋也有不少的生意。”
虽然众人都想要保留权柄,想要荣华富贵,可是那些军中将士有许多人都是几人出生入死的兄弟,甚至是同乡,如果真像刘衍所说,那几人心中是无论如何不能安宁的。
“至于针对各国的过路旗帜钱.”
福州戏又称闽剧,在明代,昆山腔、戈阳腔等传入福州,随后福州方言戏曲逐渐兴起,这福州戏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
酒过三巡,郑芝龙见火候差不多了,便说道:“阁老此番南下,定然是带来了朝廷的旨意,不知朝廷对我郑家作何安排?”
“此外,我郑家在海上的生意如何处置??”
“所以,下官斗胆,想向朝廷请愿,能否将下官手中的这二十多万将士整编为福建的驻防军,继续为朝廷镇守福建?”
“刚才本督提及的海军部首任尚书还没有确定人选,不过本公在离京之前,已经向内阁提交了议题,就是举荐郑督为海军部首任尚书,进内阁!”
郑芝龙顿时愣住,随即猛地站了起来,郑军众人也纷纷起身,魏汉、鲍羌几人则是跟着站了起来,保持着一份警惕。
只见郑芝龙抱拳说道:“郑芝龙率部接受朝廷整编!”
郑军众人也纷纷行礼,刘衍大笑着拉住郑芝龙的手,说道:“如此,本公就谢过郑尚书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