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点火
在这一刻。
老牛推火车这个歇后语的意义被改变了。
刘清泉喊着号子,看着火车被牵动,远远的朝着李爱国竖起大拇指。
这小子的脑袋瓜子,还真是灵活。
每次遇到难题,总能想出各种匪夷所思,却有效果的办法。
阳光映照在钢轨上,迸发出黑色的光芒。
几十头大牲口拉扯着一辆火车头,沿着铁轨缓步前行。
道路两旁的社员们看到稀奇,纷纷扛着农具围了过来。
在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都加入了推火车的队伍中。
出点力气不打紧,今天的事儿可是值得炫耀一辈子。
几人时不时的往远处眺望。
将蒸汽火车头停在合适的位置,李爱国踩着小窗户,爬上火车头。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淳朴而热情的人民。
只是想到阎解成在扛煤的时候,也算是立了大功,咱李爱国也不能小气。
老大爷锐利目光在阎解成的身上上下打量,最终着落在他的肚子上。
说完,李爱国将电话递还给方站长。
李爱国虽没有执行过救援列车的任务,但是相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在铁道中专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来。
李爱国让司炉工郑师傅和阎解成跟着老大爷去抱枕木,自己则溜达到了小站的机修室,找修理工用半包大前门,换了一瓶子废柴油。
要是将两辆列车相向而驶的列车,调度到了同一轨道呢
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
阎解成本来浑身就沾满了煤灰,衣服上下也都是煤灰。
一种是反向开救援机车,双机重连运行。
机修工是个小气的家伙,在递过来瓶子的时候,还不忘记交代。
李爱国的火车驾驶技术达到了满分,倒车自然不成问题。
好家伙,保存了一路的火苗,要是这会熄灭了,那就前功尽弃了。
轻轻推动气阀,计算好火车头的运行速度,然后拉下气阀。
等待被救援的列车是一辆由四方厂生产的胜利型蒸汽机车,后面拖挂了十几个车厢。
但推进运行限速值非常低大约只有20左右。
从兜里摸出一张粮票递过去。
待气压值上升到标准位置的时候,轻轻拉扯汽笛,然后缓缓推动气阀。
“知道了!”
通红的火苗鲜艳跳动,象征着胜利!
饶是如此,四人也吃得不亦乐乎。
副司机突然兴奋的大喊了起来:“来了,来了!”
你就算是拿了先进又怎么样
推过火车吗
俺们推过!
不过大家伙都很高兴。
“司机长,咱们上午就有已经通知了段里面,怎么现在救援车还没有来”
菜是齁咸的的腌萝卜条。
“你夹带东西了”
“大爷,炉膛快灭了,还得麻烦您整点引火的。”
好在炉膛没有彻底熄灭,李爱国才有信心在短时间引燃,要不然只能拖回段里面了。
表示工人农民是一家,帮忙是理所应当的,送给他们酬谢,是侮辱他们。
蒸汽机车炉膛熄火,之所以被称为事故,就是因为这玩意太难引着了。
电话直接拨打到段长办公室里。
可是此时司炉工老郑那边又出现了问题。
前两天这边刚下过雨,存储在小站站场上的散煤都被雨水淋湿了。
“火车没煤了用人拉你们这帮开火车的,办法还真够多的。”
正蹲在门口打瞌睡的看守老大爷,听到动静,抬起眼皮,吓得打个激灵。
李爱国透过车窗可以看见小山一般高的大煤堆,周边线路上停了好几辆正等着装煤的列车。
采取的是“歇人不歇马“的工作方式。
李爱国四人又在食堂灌了几壶开水,这才晃晃悠悠的出了食堂。
刚走出来,就碰到了前来通知他们的老大爷。
“这小子看上去不算壮,饭量倒是不小。”
毕竟下午的救援,谁也不知道会不会顺利,这会多吃一点,就可能少挨饿。
看到地里有西瓜。
考虑到运煤车还在道上撂着,李爱国也不耽误事,当即登上列车,准备出发。
小站不归前门机务段管,要想添加煤水,一般是得提前向总段里打申请报告,再由总段安排下来。
邢段长当即暴跳如雷。
这会汗水顺着额头流淌下来,流淌出一道道黑色痕迹。
说着,他顺手递上了‘账单’。
包乘组可以轮换休整,火车头除了加煤加水始终在路上跑,直到“检修”,才会停火检修。
列车撂在半路上,跟自行车和汽车不一样,几个人就可以推开。
用得着这么埋汰俺!
四人来到段食堂。
得知是前门机务段的火车头后,立刻带着李爱国来到办公室里,接通了前门机务段的电话。
铁道上三令五申,不准偷拿老乡的东西。
众人纷纷露出笑脸。
车站的到发场竟然没有其他列车,感觉冷清又凄凉。
此时正是正午,阳光直射,站场上热气蒸腾,两人抱着碎柈子,浑身出满了汗水。
梁培国连忙站起身,待看到远处有一道浓烟朝这边奔驰而来的时候,也兴奋的跳了起来。
蒸汽机车一旦点火运转起来,就不能停下。
要不然,前面的火车头直接撞到了后面的火车头上,就真等于是谋财害命了。
按理说只要再添加新煤,因为有底火的存在,炉膛里的煤炭就能瞬间燃烧起来。
在上下火焰的夹击下,炉膛终于被引燃了。
一般人一碗就吃饱了,这家伙干掉了两碗,现在还要.
是不是觉得吃饭不要钱呀!
不就是多吃了两碗饭吗
但是。
简单了解了情况之后,救援正式展开。
李爱国抽着烟,忍不住扶了扶额头。
韩队长和黄队长跟李爱国握握手,带着社员们和大牲口们离开了。
这年代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会不会挨饿。
他之前采用了压煤的办法,最大限度的节省煤炭,保证炉膛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