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两人约定,等到自家的园子建好后一起去梁园住。
那刘秀子与父亲在邓通家住了几日,长公主家的邓饶知道自己的这个妹子来到了长安,非要请她与九皋一起到自己经营的红楼里去玩。
且说这邓饶,仗着长公主的人势,与京城里的些贵族子弟过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生活不说,成日里到处张罗打听天下的美女子,只要是有些姿色就千方百计地弄到自己的红楼,供那些贵族子弟娱乐玩耍。从中牟利地维系着与朝廷千丝万缕的联系。拿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就是趴在长公主身上的一个王八。为什么这么说呢,但凡是来他红楼以姿色赚钱的女子,他看上了的,先占为己有再说。那些红楼里的女人们仿佛就是他的家产。而那逐渐年老色衰的长公主只要他能为自己赚钱,其他的事情也无力多管。这邓饶的声誉深受邓通的痛恨,因为从中有个长公主,也不敢过多管他。从小便不允许九皋与他一起玩耍,在邓通的家教里,他希望自己的儿子都是知书达理,能文能武的正人君子。而今,大儿子邓东皋掌管着铜山,运作正常,又娶妻生子了。唯有这个小儿子九皋,成了文痴似的,成日里只想着诗词赋文什么的,眼看已经十四岁的年纪了,他心里盘算着如何为他物色一女子结婚生子地过日子。
九皋是书痴迷,即使三九天气,不怕寒冷,床中尽是书简,时常锦衾香尽身处寒冷,也不知道。一心想要勤奋读书成枚乘一样的大才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邓通的二公子九皋长到十四岁,肤白俊美,身体修长,凤眼直鼻,唇若莲花瓣儿。平时不苟言笑,性情温和自然,为人处事态度低调,礼貌待人、从三岁开始读圣贤书,上至《诗经》《离骚》《九歌》先秦诸子百家,尤其儒学略有精通过人之处在于出口成章。常年生活在都城,又有才华博学的先生教诲,善于思考,察言观色。邓家上下人见人爱。父母更是视若珍宝,还没有到十岁便有自己的马车,左右书童,丫鬟小厮的伺候。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这天,天高云淡,正是初秋时节,才过了十四岁的生日的九皋身着平常人家的蓝布长衫,因为习惯了母后的节俭,他从不束发戴冠,穿丝绸衣服佩带宝玉。出来家门,身边只一贴身的侍卫年岁比他大一些的那个莫名,这莫名长得魁武,仿佛与邓家有些缘分,自从留在这邓家伺候九皋开始,无论练武读书都是形影不离,把个九皋的心思摸得透透的,几年后那皇宫里的养育他长大的莫公公还帮他说了一房媳妇儿,邓通又在京城为他买了一处宅子,夫妻俩住着。还有了个自己的儿子。邓家对他的确是不薄,他也知道自己的一家大小的好生活皆靠自己伺候九皋得到。所以对自己的主子邓九皋,那真叫是尽心尽力了。
一天,九皋想要出去走走,知道九皋喜欢青山碧水的地方便说:“少爷不是喜欢爬山吗,我知道这京城有一座山,那山上风光秀丽。”“那还不赶紧去套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