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没找到赵子越他们尸身,只能以衣冠代替。皇上特下恩旨:将他们埋在皇陵附近。外人看似风光,恩赏有加,实则是皇上让他们的英魂继续为皇室服务,守护李家先祖。
封异姓为王,这在大夏国还是首次。可以说,赵子越一代天骄,生前死后,都是风光无限。但赵子越没有儿子,王位无人继承。赵家其他人不得承袭。所赏黄金也只不过为赵子越办场盛大的丧事。赵飞龙再次欲哭无泪!
作为明君,李广为并没因爱将身死而真的拿突厥汗王等人来陪葬,而是将他们作为筹码,令程百强与伯颜厉可进行谈判,让其割地赔款来赎回。最好能让西域诸小国最终腑首称臣!
同时让之前接应大批牛羊的五万官兵出边塞,袭击鞑子军右翼;另调兵五万,打击鞑子军左翼。两路军马配合酒城大军,对鞑子形成半包围之势。
众所周知,这些鞑子军历来是逐水草而居,来无踪去无影,北方地广人稀,大夏官兵多次劳师动众,不是找不到敌人,就是被敌人优势兵力围而歼之。若不是出了赵子越这个战神,打得匈奴鼻青脸肿,大夏不知要受到多少荼毒。现在这些鞑子趁赵子越休假,纠结各部落联军,偷袭南疆薄弱边城,连战连捷,竟凶残地想要吞下酒城!当真好大胃口!
李广为却在心里暗喜:就怕你胃口不大,你胃口越大,朕就满足你,撑死你!朕的战神只是休假,随时能奔赴前线给予痛击。好吧,现在纵然身死,却激起全民全军愤慨之心。无数骁勇之士纷纷参军,军中官兵更是战意腾腾,誓要将鞑子打败打残,为战神报仇雪恨!
士气,是影响战争的关键所在。当初大将军张猛身受重伤,对大夏将士打击极大,如果不是李大伟力挽狂澜,酒城早就沦落在鞑子的铁蹄之下;而今,大将军赵子越身死,不但没让将士们气馁,反而似在将士们心中点了一把火,无不请求出战,狠狠打击鞑子。
同是大将军,对军心的影响绝然不同。所以,李广为虽然为赵子越的死而悲痛,却并不担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