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黎本想叫上李语棠一同前去,哪成想一走出书院,李府的人便等在门口,看到黍黎同李语棠一同站着,便说道:“我家老爷说了,先如今黍黎公子都立了功,我家公子也定不能落于人后,便不同黍黎公子一道了。”
李语棠就这么被自家的仆人带走了。看着李语棠离去的背影,黍黎想无论自己是泼皮无赖,还是立下大功,李太尉都不愿让自家的儿子离自己太近。
黍黎便同陆简席还有杜一鹤来到了蒋府。去的路上三人便商量了,让杜一鹤打着探望未来姐夫的名号,进那蒋府,到那蒋望阁的房间,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杜一鹤报了自家姓名,想让门口的门童进去通报一声。没想到门口的门童一听杜一鹤的大名,便恭恭敬敬地让黍黎一行人进去:“原来是少爷未来的小舅子,您先去里面大厅坐着,我让人去同少爷说一声。”
如此,甚好。黍黎正想着如何趁蒋望阁不备,偷偷溜进他房间看看。
那门童将黍黎等人送到大厅便退下了。黍黎四下里一看,大厅没什么人,便同二人说道:“你们二人在这里等着,我偷偷去那蒋望阁的房间看看。”
“要是问起来你去哪了,我们怎么回他?”这个杜一鹤,一看就是个书呆子,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问。
“你们便说我寻茅房去了。”
同二人交待一番,让他们尽量拖延一些时间,黍黎便找那蒋望阁的房间去了。
这蒋府的规模还挺大,园林庭院,红瓦阁楼,现于眼前,身处其中却找不到方向。黍黎在路边抓了一个丫鬟,颇有礼貌地问道:“在下是蒋公子的朋友,因有要事,想问一下蒋公子的房间在何处?”
那丫鬟看黍黎衣鲜华贵,相貌俊俏,也不像是在骗人,便给她指了个方向:“公子走这条路,走到底往右边转,过不了多久便会看到习风院,那便是我家公子的住处。”
黍黎忙对着那丫鬟拱手一谢:“有劳姑娘你了。”
那丫鬟掩嘴一笑,忙从黍黎眼前跑走了。
黍黎按着刚才那丫鬟指的路走去,果然找到了习风院。往里一探,此时院中安静得很,连一个伺候的人也没瞧见。
这倒好,给了黍黎偷溜进去的机会。黍黎连忙溜了进去,打算贴着墙脚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找过去。
“你看,这幅画画得如何?”一道声音从房间传出,黍黎想这声音的主人应该就是蒋望阁,立马将耳朵贴着窗户,想听得更加清楚些。
“此画不错。”咦?这声音黍黎前几日天天听,早就听习惯了。不是太子会是谁?不过太子怎么会在此处?
黍黎想看得真切,忙用手在窗户纸上戳了一个小洞,往里张望。
此时黍黎看到的是太子同一名男子正站在桌前欣赏一幅字画。那名男子剑眉入鬓,轮廓分明,手中正拿着一幅字画,不失为一名英俊才郎。想必此人便是蒋望阁。
而站在一旁的便是太子殿下了。黍黎正在思索太子怎么隔三差五地跑到别人家去,那头蒋望阁放下了手中的字画,从桌上拿起一把玉骨折扇,递到太子手中,缓缓说道:“前几日我在古墨坊瞧见这把玉扇,想来于你很是合适,便买了来送你,如今这一看,委实相配。”
太子看着手中的玉扇,细细抚摸玉骨上的纹路,缓缓打开,说道:“多谢望阁,这玉扇我确实挺喜欢。”
“你喜欢便好。”蒋望阁看太子收下那玉扇,笑着说道。
黍黎看二人之间关系似乎很好,很少瞧见太子这么和颜悦色地对待旁人。
“你这几日可有受苦?”说罢,蒋望阁双手抚在太子肩侧,将太子仔细地瞧上一遍。那眼神,多多少少含有一丝担忧在里头。
太子似乎不喜别人这么靠近他,伸手将蒋望阁放在他肩侧的手拿开,身体往后退了一步,客气地说道:“这几日去了一趟北列国,也算是出去游历了一番。路上也没怎么吃苦,此行也算是不错。”
听了这话,蒋望阁又将太子上下看了一遍,笑道:“听说这次是丞相之子救了你一回,替你挡了一刀。”
太子张嘴,刚要说出几个字,想了想,才冲蒋望阁说道:“是啊!确实是他替我挡了一刀。”黍黎看太子那口型,想来他方才是想说她赵黍黎是因为贪吃才受的这一刀吧!
蒋望阁垂下双眸,低语喃喃了一句,黍黎听得不大真切,只听见“幸亏”一词。
这蒋望阁的意思不会是幸亏她赵黍黎替太子挡了一刀,没让太子受到丝毫伤害吧?对太子的关心未免太过头了!
如此想来,这蒋望阁可能是个断袖之人,想要断的还是太子的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