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1章 山北水南(1/2)

“大伙知道学云仁义,做好事不图别人什么,但老话不是说,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嘛,人心隔肚皮谁也猜不着,但谁对咱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能不当回事。”

罗学云刚回两天,曹国宏、张家旺、叶保荣几个就跟商量好似的,联袂登门拜访,有人讲,有人记,呼啦啦一阵人似模似样,不知道还以为是什么大领导下乡呢。

曹国宏似有东道主之意,可能也的确是领头,一直掌控节奏,把花言巧语,哦不,赞美词句一箩筐一箩筐往外扔,若是一般人还真要飘飘然,毕竟是村里的长辈这般恭维,虚名绝不亚于外面的名人肯定。

只是罗学云确实听得多了,非但免疫,反而还提高警惕,往往这种好话就像是长辈兄姐,冷不丁亲热地叫你的爱称,任谁都能感受到不妙,要么是有任务,要么是得背锅。

他微笑道:“宏叔可别夸了,夸得我脸红,都是长辈兄弟,有什么话直截了当讲,能办的我一定办。”

曹国宏拉长语调,先上扬后下降的一声诶后,笑道:“沿村的山岭之所以划给各村,家家户户谁不知道是青云的功劳,要不是青农经营产业的本事高超,让上头觉得能以青云领头,联合各村,切实管好边缘山岭,既能做好保护,也能开发经营,恐怕再怎么难搞都不会还给村里。”

叶保荣嘿嘿笑道:“青云带村里搞产业,让大伙更团结,导致有些事林场根本管不了,何况场长陈荃做事本来就是嘴上厉害,人心都抚不齐,主林木场都经营成那个样子,更别说这些爹不亲娘不爱,夹在中间的荒山野岭,最终到村里确实不意外。

可真落成,还是上头看到青农的成绩,这两年青农帮松王山林场搞林下经济,想帮林场起死回生,结果被陈荃搞得一塌糊涂,养鹿鹿不成,养兔兔不成,种些蘑菇草药,也跟上工似的,你少出力我也不肯多出,都奔着前景好的去处。

现在交给村里搞,也是希望多条路,尝试真正解决问题罢。”

老支书老支书,有两层含义,一则是不轻易退休,似乎只要能动,都可劲蹦着,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二则人老为妖,世俗人情更老辣,很多事做起来就不拘泥手段。

譬如眼下毫无挂碍地恭维晚辈,诚然有真心实意的赞服,恐怕更多的是想要谋取好处,因而先举高帽为别人戴上,叫他飘飘欲仙,一着不慎就可能失口答应。这般手段,已经是熟练得不能再熟练。

“青农家大业大不假,人也多口也多,真熬不住各位化缘,诸位请青农职工下班多给乡亲们干干活就是,别薅公司的羊毛,真吃不消。”罗学云故作心疼样子,道:“再者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也不能老是厚此薄彼呐。”

张岗的张家旺向来沉肃,此时不得不出来帮腔。

“学云误会,每年青云在镇上乡下投入多少公益费用,改善大伙的生活条件,即使算不清,大家心里有数,绝不至于脸皮厚到上门化缘,又不是以前过不下去日子的时候,话说回来,哪有要饭花子约一起讨饭,不怕吓到东家,半粒米都要不到吗?”

场中众人哈哈大笑,确实,如果真求青云帮忙,肯定要夤夜偷偷赶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先顾着自己为上,哪有大家兴师动众一大阵的,真把罗学云当财主啦。

“我的问题,小觑了天下英雄。”罗学云拱手道,“不知各位前辈有何见教?”

众人笑声更隆,良久后平息,曹国宏道:“老叶,你来讲吧。”

叶保荣郑重点头,道:“那我就当仁不让。学云,上头将荒山野岭给各村,肯定是抱有期望的,不敢说比松王山林场做得多好,起码不能比他们差,几年后若还是光秃秃一片或者滥砍滥伐,想必陈荃挨的批评我们也要经历一遍。

只是想做好也并不容易,最起码来说林场遇到的窘境,我们一样不会少,缺少足够本钱,缺乏坚定信心,缺乏懂行人才等等,就那先期的开荒而言,需要大笔投入,包括人力物力,村里是放任不管,各家爱怎么做怎么做,还是统一指挥,尽量担一些成本呢?

若是前者,恐怕又得有落后者赶不上趟,到时候别人垦了荒种了果树赚到钱,他屁都没分到,就很麻烦,若是客观原因的困难,就是村里没做到位,若是主观原因的偷懒,也容易成不稳定因素。

可村里要担成本,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前大队时候办的一些小企业,倒的倒,垮的垮,每年还有修渠筑路义务工。”

义务工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植树造林、防洪防汛、公路建勤、修缮校舍等方面,兴起于集体化,衰落于开放后,结束于新世纪,跟皇粮国税差不多同时终结,按要求是农村人每年要出一定工时的义务劳动,出不了就视情况以请假、找人代替和交钱解决。

叶保荣说这话的意思无非是诉苦,生产队结束以后,村里是事多钱少活麻烦,基本上都要得罪人,村民家里过得富裕些还好,要是穷的叮当响,那可有得头痛。

“保荣叔做事向来爽快,都到这时候何必吞吞吐吐,想要什么直接讲吧。”

“咱们三家商量过,想合伙搞一个公司,把荒山野岭的整体经营业务放进里面,就像学云讲过的那样,从早期的铺垫,到中期的农产收获,到后期的食品加工,再到成熟的旅游参观什么的,都由这个公司负责,赚取的利润各家按动员的耕地、投入的资金分别占比。

于情,三家的乡亲跟青云密不可分,有困难该当搭一把手,于理,青云既然扶持农业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厂,没道理局限于种田能手和积极分子这些个人,村集体也该享有同等权益。”

叶保荣的话得到大伙一致赞同,显然是共同的意愿,罗学云不得不感慨高手在民间,还是有人领悟到自己的意图,只不过究竟是老而弥坚们自己想到的,还是木秀于林的年轻人猜出,还是很值得商榷。

“两个问题。”罗学云道,“山岭已经打算分给村民,你们还有什么本钱?公司经营有赚有赔,这样的产业模式投入大,见效长,综合起来能抗住压力吗?”

叶保荣有片刻失神,按照儿子讲的,青云要做总把头,提供农机农技、种子饲肥等相关服务,实际生产管理要交给种田能手一类的积极个人或者小合作社,以提高实际收益,对青云对个人都是好事。

这般情况下,只要三家提出,罗学云就会顺水推舟答应,然后将三家合营之公司作为标杆,促成这一模式的成熟和展示,若非如此,青云不会辛苦促成荒山野岭的划归问题,不会郑重其事宣传山岭产业的规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