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报刊亭工作人员同意了,江惜月便道:“那我们先送100份过来,你看着售卖。”
“可以,你们也给我留个电话吧,要是好卖的话,我找你们补货。”工作人员补充道。
“好的。”周念芝给他一个宿舍楼的电话。
报刊亭的位置大多都是在各路段的街头的位置,她们先试点选了几个繁华街道的报刊亭。
至于书店,就选了省城最大的两个新华书店。
等两边都谈妥后,两人还得忙着给报刊亭和书店送报刊过来。
报刊的库存数量已经不多了,还得去印刷厂继续印刷。
江惜月庆幸她们搞的报刊不像新闻类报纸具有时效性,不需要时刻关注新消息报道更新排版报纸内容。她们只需把控好故事内容就好。
当然因为她们新办的报刊没什么名气,所以第一期她们必须销售地点落实。
而且就单从她们学校的销量来说两天就销售了300份已经算不错的成绩,接下来看的就是其他地方的销量如何了。
……
隔天碰巧是周日,新华书店来了很多看书和买资料的人。
图书管理员徐楠看到这么多人,正好可以趁机推销下小故事报刊。
她拿了50份出来,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看到有人来了,就热情的给人推荐。
“同学,新鲜出版的报刊,上面不仅收集了很多的感人的故事,还有各类逗乐笑话,内容很丰富,感兴趣可以看看哦。”说实话她开始的时候答应推销是冲着拿提成也不在意报刊内容怎么样,但后面她把报刊看完后,觉得里面的内容确实错,所以她这会儿推销带着几分诚心。
有些学生听她这么推荐也来了几分兴趣,走的时候就会拿一份。
有些小孩看不懂文字,但却很喜欢报刊上的图案,就会缠着家长买。
家长一问价格是3毛也能接受,而且看上面内容确实还挺丰富的,就掏钱买。
一个上午,徐楠就卖出了10多份。虽然不多,但她觉得挺满意的,毕竟是第一天。
下午她上班的时候,见省城中学的张老师手走进来,忙热情和她打招呼。她在书店工作了好几年,很多学生和老师她都认识。
“张老师!你来了,要买什么书?还是要读的找什么资料?要不要帮忙?”
张老师笑道:“徐姐,你别客气了,我先看看。”
徐楠嘿嘿一笑,“那行,你先看,有需要再找我。”
张老师目光不经意间看到了,摆台上的小故事报刊,好奇道:“徐姐,书店什么时候有这种报刊了?”
徐楠见她感兴趣,顿时热情介绍,“是昨天下午新进的。你别看这是名不经传的小报刊,但报刊故事写的挺好的,而且还是省城大学的学生创办的。你别说搞得还像模像样的。”
她抽出一张递给张老师,“你看看。”
“好。”张老师拿了报刊找了个位置坐下,便开始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