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刘章的话语,竺佛朔愣了愣神,随后脸上露出一抹失望之色,随后晃动着沙和尚的同款发型做出了一个双掌合十的动作,道。
“想必你就是那位许昌侯刘章吧,小僧竺佛朔,却不知侯爷是从何处得知我佛门摩诃衍那与希那衍那两种修行法门的?”
刘章闻言摆了摆手,道。
“这不重要,至少……对于佛门的事,本侯的了解或许比你这佛门子弟更深也未可知呢,另外补充一点,本侯刘章,如今却不是什么许昌侯,称谓上你还是要注意一些为好,不然传扬出去,朝廷那边本侯可不好交代。”
“呵呵,比小僧了解的更深,这怎么可能!”
竺佛朔完全没有理会刘章的后半句,倒是对刘章言称其对佛门的了解比自己更深却是嗤之以鼻。
“怎么,和尚不相信?那就本侯就简单说说你佛门的由来好了,所谓佛门或者说佛教,很多人都知道其创始人名为释迦牟尼,殊不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本身就是个错误,甚至就连佛门的教义与经文也都不是这位‘佛祖所着’。”
“根据本侯所知,释迦牟尼生前并未留下任何经文与着作,至于现如今佛门所珍藏的经文,皆是由其弟子根据这位‘佛祖’生前时的教诲与言谈之中整理出来的东西,甚至就连佛门这个教派也是由其大弟子迦叶创立的,所以严格一点讲,佛门真正的创始人应该是迦叶,只不过是尊释迦牟尼为主而已,大和尚,本侯说的这些,可有错漏之处?”
“小僧……”
竺佛朔张了张嘴,看样子是有心辩驳,然而憋了半晌,却是没能找到反驳的理由,毕竟……刘章的语气太过平淡了,完全就是在客观的阐述一个事实,教人如何反驳?
不得不说竺佛朔还是足够谨慎的,虽说刘章的语气中并没有贬低佛门的意思,但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将“佛祖”从佛重新拉回到了“人”的范畴,本身上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佛教信仰的贬低?要知道,佛门为了将“佛祖”升华成为“佛”本身可是花费了大力气的!
但话说回来,为何说竺佛朔够谨慎呢?因为他明白,一但开口反驳,眼前这个刘章势必会以自己犯了“嗔”戒为由说自己修行不到家,如此一来,二者之间接下来的对话主导权也就彻底会被刘章掌握,而这样的情况,显然是对接下来的“论道”会造成极大影响的。
“侯爷见识广博,小僧敬佩。”
刘章看着竺佛朔对于自己的所阐述的这段历史并不反驳,倒也不觉得意外,能被委以重任派遣出国传道之人,哪有一个简单的?
说句直白点儿的话,若是将一个宗教看做是国家,那么传教士就相当于这个国家的外交官,不管这人里子如何,面子上绝对是团体中最出色的那一小撮精英之中的一员。
“说起来咱们也算半个同行,而且本侯也对各家学说都有些兴趣,尤其是各家学说之中的精华,本侯向来是秉承着兼听则明的态度,毕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和尚,坐下慢慢聊吧。”
“小僧谢过侯爷赐座……”
二人回到准备好的桌案前各自落座,刘章看向竺佛朔,开口道。
“我记得佛祖曾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知这一点大和尚是如何看待的?”
竺佛朔闻言微微一笑,道。
“侯爷所说乃是我佛教通过冥想寻求觉悟的法门,是为通过观花这一行为来感受生命从萌发到兴盛再到衰败的过程,而通过这个过程去理解生命的缘起、生发、滋养等过程,从而明悟生命之真谛……”
看着竺佛朔如此的兴奋,刘章笑着摇了摇头,道。
“大和尚,这是你个人的理解还是佛家的理解,亦或是你们那位‘佛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