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那,那不是……遭了遭了,出大事了!我们快回去禀报于将军这大事啊!”原本还在抱怨的那人,此时也顾不得了,转身就想离开。
“蠢货!你现在转身离开,不就是让那些守城官兵发现你不对劲了么?那些守城官兵一看你这样子,就得冲上来砍你!”见那人一副出了大变故就想退缩的怂样,那探子小队领头的那根连忙压低了声音呵斥道。
两国都一个,对方肯定会派探子到自己这边来查探情报。但知道归知道,只要被发现了,那不好意思,奸细的命运就是死!
“继续走!我们进城,顺便查探一下这风临城到底发生了什么!”探子小队的领头示意所有人跟着他,继续往前走,不要露出半点破绽来。
而此时的书亦他们,正在宁城原府衙那边,在一起开会议事呢。
“这下又是十二万的军队,我去清点过他们的粮库了,顶多够他们吃半个月的。我们起码得供他们到今年粮食收成入库!
还有主公你之前收的那些人。这么算下来,黔州的粮仓那边恐怕是供应不到秋收的时候了!”秦恒翻着手上的册子,语气平静地开口。
“……你尽快算一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到秋收之前大概得用多少粮食和布匹之类的,而我们现有的物资留出种粮和必要的应急粮,还余多少缺口!
等把具体的数值算出来后,我们再商量去哪里弄这些粮食来补缺口吧!”书亦面上平静,心里不由有些无奈。
她现在是知道势力扩张的太快了,果然也不是什么好事!原本她觉得自己已经富裕起来了,现在好,一朝返贫了!
接下来可不能这么激进了,之后得遵循高筑墙广积粮的方针了!书亦不由在心里默默想着。
“具体缺口的数值我需要下面更精确的数字呈上来后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要按主公你之前那样培养军队的话,那起码差着几十万石粮食了!”秦恒不由摇了摇头,也不知是不是觉得书亦实在太奢侈了。
“但如果等天气转暖之后,让将士们自行去采摘一些野菜,自己再种些什么,混着一起吃的话,那就轻松许多了!”秦恒在手上的册子上记了几笔,抬头看了书亦一眼开口。
“行,我知道了!”书亦点了点头,却没说什么要削减军中用度的说法。
兵和兵可是不一样的,她一开始的收的暗隐卫和之后的秦家军残部,在这几年的锻炼下,哪个不是以一当十的好手?如果加上精良的装备的话,那不到一万的人都可抵人家二十万精兵了!
她要培养出真正在战场上战无不利的一支军队,那么在吃穿用度上就不能省!
“羌州这边的人口数量和周边的情况都统计出来了么?”书亦又看向了卢彬。
“羌州这边的人口总体来说虽比不上旱灾之前,但还算好。
之前灾后,启都那边特意有在这边安排,并迁了一部分人过来。除了那些军中将士们的家眷,大概还有四十来万百姓定居在这边了。但四十万人中,大部分人是后迁过来的。
宁城及周边的几个村镇,就有大概固定十万的人口!其余各郡县有三十万人口。
只是他们的生活状况……却不是很好!”卢彬带着无奈看着书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