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有人闲情有人忙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一等,就是整整半个月。
仿佛受同行朋友相邀去某市玩耍一般,逛街,钓鱼,打游戏,上网狂嗨。要不是时刻被人监控,一举一动时时上报,并被记录在案的话,秦牧玄真感觉自己又重归上一世的生活了。
只是,这半月以来,他一次也没见到过那个靓丽的身影。多少有些遗憾。
有些想那丫头了。
或许只是放不下她那张熟悉的面容罢了。每到此时,秦牧玄都会如此安慰自己。
至于本尊那家伙,就是块食古不化的木头,整日板着张死人脸。果然是个无聊的男人,除了修炼,他更不会陪自己潜心垂钓。
看来清闲的只有我一人。秦牧玄盘膝坐在躺椅上,身披斑驳的树影,凝望前方虚晃的浮漂,想到了那些记忆中的故人,当然也包括他的敌人。
大家都还好吧?
一阵轻微的晃动沿鱼竿传来,秦牧玄一个激灵,长腿撑地,拉住鱼竿就开始绞线。
“好家伙!上钩啦!”
江边传来一阵兴奋的大叫声,引来一众钓鱼佬愤怒的目光。
此时此刻,正如秦牧玄所念,他的敌人——那个巴不得他早点投胎的人——淮王,日子过的并不清闲,实质上是很不好。
“还没消息吗?”
问这话时,淮王肉眼可见疲惫的面容上,墨姓皇家的绝美丝毫未减。
“回王爷,没……没消息。”传令兵战战兢兢地回答。
“两天,整整两天了。你们怎如此没用,五万人,整整五万人,辎重无数,高手如云,数千猎犬还有猎鹰,就是找不着个人!”
多日的操劳使淮王眼里布满血丝,一向打理整齐的发冠此刻斜欹,这两日王爷的脾气越来越难琢磨。
“愣着干嘛,混蛋!还不快去找!传令驻江守军,严密封锁江面和各个港口,片板不得下水。”传令兵踉跄退出营帐。
林间小湖,那人最后消失的地方。淮王早已调遣军中熟识水性的众多兵士翻了个底朝天,甚至将附近的山头也统统犁了一遍,别说是人,哪怕一片衣角也是没能找到。这叫淮王如何面对日益冷峻的女皇。
问题恰恰就吊诡在:下面人办事不利,本应是件挺糟心的事情。兴许连女皇自己也搞不明白,为何每每有人传报那人还没找到时的一种莫名的安心便涌入心头。这种感觉令她心情格外的好,吃得香睡得着,人似乎也比以往愈加慵懒了。
有时,女皇也会设想抓住秦牧玄处置他时的各种情形,便会忍不住露出迷人的微笑。就连她身旁伤势大有好转的凝络,在这时候,也会为女皇偶尔流露出的风情所着迷。
而一江之隔的梁国,正有一支武装到牙龈的黑甲骑兵一路浩浩荡荡朝着南方的天都江奔去。一路之上,换马不换人,见村不住,见城不歇,风餐露宿,只为疯狂赶路。
而奔在这队骑兵最前面的一骑骑士尤为耀眼——那是一名身着白衣的高挑身影。她头戴纱笠,背负长剑,看不清面容。
“通知辎重队,再加快脚程,天黑前必须赶到枫叶镇与大队汇合。军情紧急,告诉齐校尉,一定想办法赶到。晚一天,大人就多一分危险。”
马上端坐一名高大军官正扬声向着一旁的侍从官下令道。
“得令!”那侍从官带着一骑骑士打马向着来路急转而去。
黑色洪流则丝毫不停,在烟尘漫天的官道上继续向南狂奔。一路之上,杀气腾腾,可谓人鬼避易。
一路卷起漫天烟尘,黑骑兵疾风呼啸似的掠过官道上一个小小的茶肆,那是供路人歇脚之用,小的不能再小的小破屋。
“师傅,这都是些什么人啊?官兵么?京城禁卫里都没见过如此凶悍的骑兵。”
小屋前,坐在有些破旧的木凳上,正端碗准备喝茶水的小孩子问向一旁慈眉善目的老者。
刚刚那队骑兵卷起的烟尘让他水没喝成,却先吃了一嘴的沙子,小家伙着实有些忿忿。
“阿弥陀佛,善戒啊!你的心又躁动了,为师怎么教你的。”老者双手合十宣了个佛号。
“是,师傅,弟子谨记师傅教诲。”那小家伙放下茶碗,有样学样地双手合十,郑重对自家师傅行了一礼。
“善戒,看来咱们师徒也要加快脚程。师傅有感觉,那机缘离咱们不远了。方才的那队骑兵中,师傅感觉到熟悉的气息,缘分到了,咱们启程。”
“是,师傅。”
说罢,老者拿起靠在一旁的一根九环锡杖,对着小屋前店家打扮的汉子施了一礼。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施水之恩,老衲师徒要启程了。”
店家恭敬回礼,抬头看了看天,向这师徒二人提议道:“大师不再歇会儿,天这么热,您师徒不能凉快些再走?”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关心,施主不必挂念,我师徒乃苦行僧,这点苦吃得。何况还有斗笠呢,出家人哪敢再有奢求。”
老者微微一笑,抬了抬头上戴着的斗笠,露出光秃脑袋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