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16章 引导西域移民的方式(2/2)

虽然易卜拉欣二世从西喀拉汗国那里分得了些土地,但总归一直都是东喀拉汗国受伤,现在高昌回鹘也被侵占了土地,他们顿时就高兴了起来。

反正两个老对手一起受伤,心理上就平衡了嘛!只是高昌回鹘对于韩世忠进入亦列河谷并不介意,这个松散的城邦部落联盟,本就无法在亦列河谷地区行使任何权利,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亦列河谷足够大,也足够容纳乌孙人与汉军共存,而且随着中原的商队不断向西而来,乌孙人也放下了许多戒心,尝试着向汉军学习更先进的农耕技术。

在天山地区生活的乌孙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数千年几乎一成不变,春夏时分在天山迁徙牧场,到了秋冬时节,就向山下迁徙,准备渡过漫长的冬季。

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半山腰地带活动的,汉军则开辟了一些亦列水以及支流附近的土地为农田,留给乌孙人的土地依旧广阔。

随着瑶池县的商队绕过天山西侧向南,乌孙人也接触到了更多来自中原的新鲜事物,在韩世忠相对的克制下,他们与汉军之间开始形成了一种脆弱的和平共处。

韩世忠希望朝廷向亦列河谷迁徙更多的汉人,但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王伦也不可能强制迁徙百姓,唐朝、前宋有过反面的例子,甚至辽国从南京道大量迁徙百姓充实东北,还不都是没有成功么?

所以王伦只能鼓励、号召,并以相比内地更宽松、优惠的政策,去吸引百姓流向西域,同时拼命修建道路,尽可能为百姓迁徙之路创造更好一些的旅行条件。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北方的几个人口大省,如山东、河南,就颇有许多刚从各学堂毕业的学生们,愿意去西域走一趟。

在朝廷将学堂制度不断铺开后,朝廷对官吏的选拔,主要的对象就变成了学堂的学子们,似山东、河南,人口多,学生多,竞争就更加激烈,因此这两个行省的学生们,也愿意在西域寻求到更快的上进机会。

韩世忠在亦列河谷只能被动等待朝廷派人移民,在于阗的史文恭,毕竟是个实用主义者,而且跟吴用在西夏南部配合了数年,于是史文恭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

他在于阗地区组织了一批商人,收集了大量美玉,一发送到了中原,然后发出了传闻,说“于阗水多美玉,俯仰皆是,随手可得”。

王伦觉得史文恭果真是武将思维,还是太僵硬了些,就不能编造出某个汉军士兵在于阗水巡逻,随手捡一块美玉,售卖了数百上千贯,然后一夜暴富的故事么?

再编造西域水中多金沙,这不就妥妥的华夏版本的“西进淘金热、淘玉热”么?

这样的故事,哪怕千篇一律,只要人物随意换一下,就大有市场,如此就能吸引大量商队、民间百姓前往,这就是主动的移民和半移民啊!

于是兵部率先传出了一个小道消息,说陇南行省某府县的某人,跟随史文恭将军入于阗,偶然寻得一块璞玉,被随军的参军相中,指点售卖给了商人,得钱千五百贯。

这故事说的有鼻子有眼,便迅速从朝堂传遍了东京城,然后向天下不断传去,消息传到洛阳府时,就有数十名百姓结伴,收拾妥当,准备去于阗发财了!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