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31章 夜色行动 流民北上(1/2)

第931章 夜色行动 流民北上

消息一经传出,房良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制作请帖。要知道,雒阳可是中原地区最为重要的城池之一,同时也是李唐的陪都,这里商贾云集,可谓是繁华异常。然而,要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制造出一些引人瞩目的事件,绝非易事。

不过,武家姐妹似乎并没有太多时间去等待事情的发酵。她们显然有着更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在身。

毕竟,冬日将至,运河即将冰封。虽说这条运河并非真正的河道,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河面结冰的速度可能会比正常河道更快。

对于江南的流民来说,情况或许还能稍作缓解。毕竟,房大公子身在南方,即便无法完全支撑,也能够将他们当作灾民来供养一段时间。

然而,雒阳的流民却不能如此对待。因为在众多世家眼中,这些流民不过是廉价的劳动力而已。需要的时候,他们所得到的报酬甚至比狗还少,却要干比牛还多的活。

更为重要的是,雒阳不仅是一座繁华的城市,还有一个异常繁忙的码头。这个码头对于雒阳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货物运输和贸易的重要枢纽。

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停靠,装卸着各种货物,需要大量的苦力来完成繁重的工作。

而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其特殊的水文条件使得它在冬季也不会结冰。这意味着码头的运作可以全年无休,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来维持其正常运转。

然而,到了冬天,由于天气寒冷,码头的工作量相对减少,所需的人手也相应减少。许多世家为了节省开支,会在冬季将佃户驱赶,让他们在严寒中自生自灭。

这种做法虽然残酷,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是常见的现象。

武顺对雒阳并不陌生,她曾经在黄河上待过很长时间,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后来,她代替房俊跑生意,也经常来到雒阳。

对于雒阳这个天下粮仓,武顺深知其重要性,因为想要做粮食生意,这里自然是首选之地。

当武顺和她的妹妹来到雒阳时,她们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熟悉而亲切。她们与房管家交流后,决定将码头的事务交给他处理。

武顺对房管家说:“房管家,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们姐妹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房良看着武氏姐妹那充满信任的目光,心中已然明了她们的意图。他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郑重其事地表示自己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她们的期望。

羊毛生意在大唐可谓是备受青睐,其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利润丰厚,二是这种新型材料不仅保暖性能极佳,而且还能制成时尚的毛衣。

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这种既美观又实用的物品简直就是他们的心头好。

在过去,人们对皮毛情有独钟,尤其是狐狸皮,更是富贵人家女子们的最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虽然皮毛依旧有其价值,但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引领时尚潮流了。

这并非是因为狐狸皮本身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它只能单纯地作为一种炫耀财富的象征。

人类这种生物,向来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对创新持有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却又对创作充满热情。就如同一首好诗、一句经典话语或是一手精湛的针线活,都能引发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创新确实很讨厌,但是创作很有意思,可以显耀,比如同样的针法,打出不一样的毛衣,比如同样的文字,组合成意境高深的诗句,这些都是创作。

在过去,有钱人之间的竞争仅仅局限于财富的较量。然而,如今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有钱人之间的比拼已经转向了手艺的领域。

尤其是在参加宴会时,如果不能展示出一手精湛的针法技艺,恐怕会成为众人的笑柄。

在华夏文明的传统观念中,被人取笑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事情,没有之一。

因为面子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文人墨客追求名誉,还是当官者渴望名声,所有的努力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的。

无论是通过赚钱还是掌握权力,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说这个人很厉害、很有钱、很廉明等等。

就像羊毛一样,虽然各府中的女子无法掌权,也不能外出经商,但她们可以在其他方面展开竞争。由于大家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都相差无几,所以自然就将竞争的焦点放在了手艺上。

“房管家,这次我还需要你帮忙调动更多的人手。二公子那边这次有一件大事要做。”听到这句话,房良的神经立刻紧绷起来,他意识到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而且还是由房二郎来主导。

“我明白了,一会给你安排人手。”房良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顺从,与他以往对房俊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要是放在以前,房良肯定会对房俊的安排嗤之以鼻,甚至可能会公然反对。然而,现在的他却对房俊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仅如此,就连房良的大哥房心也对房俊赞不绝口。原本,房心对于房俊这个二公子并没有太多的好感,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厌恶。

但如今,每次提到房俊,房心都会露出淡淡的笑容,这无疑显示出他对房俊的认可和赞赏。

而以前的房家,日子过得相当艰难。房家基本上就靠着房玄龄的那点微薄俸禄维持生计,房良虽然掌管着房家的食邑,但那点收入也仅仅够一家人勉强糊口而已。

与此同时,武媚娘和武顺则分头行动。雒阳东门,此时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们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他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生活的困苦让他们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更多的流民则选择在黄河边驻扎,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却是冬日里唯一可能有活干的地方。

黄河边的土地肥沃,每年冬季都会有一些地主雇佣流民来开垦荒地,这也成为了流民们生存下去的一线希望。

武顺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她很快就找到了不少人。然而,想要让这些流民离开却并非易事。

毕竟,没有人不怕死,尤其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要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离开,就必须给予足够的利益和保障。

这也难不倒武顺,他早就准备好了粮食,不多大概也就十斤,只要愿意跟自己走的,都可以领到十斤粮食。

别小看这区区十斤粮食,对于那些四处流浪、居无定所的流民们来说,这可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这十斤粮食,足够他们支撑一个月的时间了。

当然,如果再找一些树皮之类的东西混合一下,多撑个十天八天的,肯定也是没问题的。

“真的有十斤粮食吗?”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表示怀疑。毕竟,谁会平白无故地给他们这么多粮食呢?而且还是在给他们提供了相对较好的生活条件之后,这简直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让人难以置信。

“这当然是真的啦!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其实是房驸马在救大家呢!”有人站出来解释道。

“房驸马?”一提到房俊的名字,原本还有些将信将疑的人们,突然间都变得有些激动起来了。

房俊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这一年多来,他可真是为这些流民们做了不少实事啊!大家都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

“是啊!诸位应该都知道,房家可是一点都不缺钱的。”武顺的话语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他的话外之音再明显不过——房家根本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哄骗他们。

毕竟,房家的财富众人皆知,又怎么会在乎那区区十斤粮食呢?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好……这位小娘子,我们今晚就跟你走。”有人率先应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毕竟,在这艰难的时刻,能有一口饭吃已是不易,更何况还有十斤粮食的诱惑。

房家的信誉是有口皆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与留在这荒芜的黄河边相比,跟着武顺走至少还有一线生机。就算真的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那也比饿死在这里要强得多。

于是,众人纷纷响应,决定跟随武顺离开。然而,武媚娘那边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东城城门外面的流民远比黄河边的要更加棘手,这些人都是饿得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聚集在东城门,希望能得到一些救助。

与黄河边的流民不同,这些人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即使有心找工作,也根本无法胜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