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不建议独立团把团部搬到南水县城,而是继续留在夫子山。他给出的理由是,现在临兰和南水县已没有了敌人,局面安定,而独立团要巩固好西边防区,尤其兆城和薛城方向,还有鬼子可打,还有文章可做。
栓子已和郑辉荣、赵鹏举等人商量过,也不想把团部搬到南水县城。一来,独立团防区过大,若九山、安平、兆城、薛城方向有事,无法及时策应。二来就是李智说的,南水和临兰两个县没有了敌人,留在这里,无仗可打。没有仗打,就没有缴获,没有缴获,就无法继续壮大独立团。
只要让南水中心县委搬进城内,就行了。
李智笑了。他了解栓子和赵鹏举等人,活着就是为了打鬼子,让他们留在南水县城,享受平静的阳光,不出三天,他们个个会着急上火。
吴刚和寻尚武也不希望独立团留在南水。独立团是一把尖刀,就该去扎鬼子的胸膛。所以,五莲山军区已经决定,由三团留在南水,一团在右,独立团在左,一旦南水有事,可立即增援。
关于缴获,李智说,已和司令员、政委商量过,独立团留下两个营装备,其他全部上交给五莲山军区,山炮、迫击炮另外算,尽量给独立团多留。
栓子、郑辉荣、赵鹏举和赵大富集体沉默,谁也不言语。
李智知道大家不情愿,消灭伪53师,缴获堆积如山,只留下不到六分之一装备,任谁也不高兴。他看着郑辉荣,说道:“你是政委,先表态。”
郑辉荣毫不客气,说:“参谋长让我表态,那我就说心里话,三个团参加战斗,至少给我们留下三个营的装备。”
“你的意见呢?”李智问栓子。
“我和政委想的一样,不是,我们得留下一半装备。”栓子说。
“三团牺牲一百二十九名干部战士,包括二营长,负伤两百余人。”李智说。
所有人又都沉默。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换上独立团也一样。但伤亡背后,李智是在告诉他们,能打退田坂,保住南水县城,需要一团和三团的配合。配合两个字,就是说,你不能只想着自己。
李智又说:“一团缴获了两百多匹军马,给你们八十匹,这么算着,就可以成立骑兵营了,不够的,你们自己想办法。”
栓子腾地站起来,笑道:“哎呀呀,您早这么说,不就完了么,我们就留下三个营装备。”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没人再说什么,更没有抱怨。栓子也是这样,起初舍不得,后来大大咧咧。怕什么呢,又舍不得什么呢?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首歌早就会唱了。
半小时后,独立团和三团开拔。齐国志和陈河也赶过来,先送给独立团八十匹战马,随后一起赶往南水县城。
吴刚和寻尚武来了。攻打南水,是五莲山军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收复县城,两人放心不下,赶了过来。田坂已经撤退,两人的目的也就变为祝贺,并当面嘉奖三个团。当然,首功是独立团。
不光表扬三个团,在李智主持下,开始分发缴获。
陈威又生气了,还和老冯吵了起来。他觉得分给三团的枪大都是老破旧,好枪没几杆。他拿着一把老套筒,冲老冯大喊:“我说你们独立团也太精了吧,就拿这破玩意搪塞我们三团?”
老冯不和他吵,吧嗒抽了一口烟袋,幽幽地说:“三团长,都是这样的枪,您不要,那我们独立团全拿走了。”
一拳打在棉花上,还是没弹过的棉花,被里面的棉花籽硌了手。陈威气哼哼地瞪着老冯。
好东西都让独立团挑走了,齐国志也不满意,就连迫击炮也是陈旧不堪。但两人不再和老孟吵,也不和栓子说,直接来老县衙,找到吴刚和寻尚武,请他俩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