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用下到第九针,约第六针,病人就能呼吸可以讲话,下完九针以后,老师的经验是,约有半个小时,让他把所有事情交待一下,病人可能再也醒不来。”
顾明德问:\"李医生,病人明明是脉浮洪大偏滑有力、苔干无津,说明是阳明经热炽盛,气津两伤或中暑,伤气耗阴,为何你要用回阳救逆,益气生津的四逆加人参汤呢?”
李憬眉头紧皱:\"我估计,此病人,就是非常罕见的六阳脉者。
本来病人就已经下利过度,亡阳脱液、大汗,亡血,亡津。前医先入为主,以脉为凭,重用清热生津之类的药物,才出现现在的危症。”
顾明德满头黑线,低着头,不敢看向高海山与周代邯几人。
周代邯苦笑一声:\"一辈子打鹰,这次不小心让鸽子啄瞎了眼,老朽惭愧啊。”
高海山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这次幸好有李憬在,不然我们死不足惜,让叶老受损,那是国家的大损失啊!”
\"想不到,这次竟然在我们最擅长的脉诊上,栽了个天大的跟斗。”
两人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神有点空洞,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悔恨。
他们深知自己的治疗失策,让病人差点一命呜呼,每一个细节在脑海中反复浮现,如同酷刑。
他们后悔没有更深入地研究病情,没有再进行充分的讨论。
自责如影随形,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明白,作为医生,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而这次,他们让一个信任他的生命,差点走入绝境。
顾明德安慰道:\"这也不能完全怪两位,谁知道罕见的六阴脉与六阳脉,竟然在同一天出现在同一个病区。”
此时,李憬才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过了,估计把这两位大佬都得罪惨了,看来以后说话,要多考虑考虑。
看到二老自责悔恨的样子,李憬也很不好受。
李憬看了看自责的两人道:\"两位前辈,你们不用过于自责。
顾主任说得对,六阴脉、六阳脉,有些老中医,一辈子都没有遇到过,脉证对应,很多时候就是最好的辩证结果。
我以前一位老师说,自责不能改变过去,唯有面对现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努力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更何况,病人没有危险,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接下来帮助病人更好的康复,才是重中之重。”
高海山听到李憬的话,脸色稍微好了点,道:\"你真的觉得,必须要百年老山参?可想找到百年份的,只怕不容乐观。”
周代邯道:\"对,现在都是种植为主,很难有野山参,更不要说百年老山参。”
顾明德道:\"不如先用普通人参试试,也许一样有效。”
李憬道:\"这种医案我见过,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舌苔干而无津,利止而四逆证仍在,是气血大伤之故。最好加大补元气的百年老山参,益气固脱生津,使阳气回复,阴血自生。”
顾明德想了想问:\"一般需要加人参的方子,是不是都有差不多的功效?”
李憬解释道:“《伤寒论》加人参均在大汗,大下之后,患者出现脉沉迟微弱,身疼痛,舌上干燥,渴感明显等症状时。
本来应用人参汤,由于亡血,津液丧失太多了,加人参健胃益气,以滋津液。
本方方歌:四逆原方主救阳,加参一两救阴方,利虽已止知亡血,须取中焦变化乡。
本方证多见于小儿腹泻或老人腹泻,此外,以脉微沉弱为主要表现的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也可以见到。
如果无腹泻腹满等证,而舌红嫩者,可以去干姜,甘草,名参附汤,主要用于各种休克以及多种心脑血管疾患。
《伤寒论》中加人参的方剂,还有三大组方:
一是桂枝类方中的新加汤,为桂枝汤加人参,治疗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
二是石膏类方中的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如:大汗出后,脉大(脉浮大而芤或脉虚大无力或脉浮洪大无力),大烦口渴,舌上千燥而烦饮水数升不解渴,汗出,里热外热,能食,尺肤热,脉偏清,里热,阳明经热炽盛,气津两伤或中暑,伤气耗阴。
三是《伤寒论》通脉四逆汤(组成与四逆汤同,唯干姜加量)条下有加人参治利止脉不出者。”
高海山愁眉不展:\"可是,叶省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找到百年老山参。”
李憬开始以为百年老山参只是贵,大医院与省领导,应当轻而易举就可获得,才没说他就有百年老山参。
看来是他想多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