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城把芙蕖带回来,放在葛大那儿,还是有些不放心呐。”
李月凝想了想,“好,那就把她放进空间,让弦君照看,等她生完孩子为止。”
谢拾也是这样想的,有弦君,封伯伯照看着,这样一来,
有空间隔绝沈阔是别想再打主意了,可比在外面安全。
“就是便宜了谢湛。”谢拾。
“沈阔知道有这个孩子,没有除掉他,
就是横亘在沈家和谢湛之间的一根刺,
时日越久,刺越深,本来还想在他们大婚时送上的礼,
没想到提前揭晓了,没惊喜了。”李月凝有些可惜。
没有亲自给谢湛找不痛快,谢拾也甚觉可惜。
谢拾揽着李月凝穿梭在金陵城,一个时辰后,天已经大亮,
李月凝二人已经从城外打了个来回,
“城内的早膳铺子应该已经开张了,吃完再回去吧。”李月凝很久没有吃到老婆婆的早膳,有些想念那个有爱的味道了。
谢拾点头,“好啊,说来吃了这么多次,已经算熟人了,还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呢?”
“不如待会儿你问问?”李月凝对那一家老小印象蛮不错,恭顺孝道,家庭和睦,是多少家庭所不及的。
“那小少年也是个读书人,此次迁徙怕是会耽误了。”
“怎么会?”
谢拾道:“迁徙说起来好听,其实和逃荒流浪差不离,
百姓不远千里过去,一路上都不知道会遇到什么艰难险道,
吃用都得省着,人活着到达已是不易,
还要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变化,
等一应生活走向正轨都花去不少心力,
哪还有其余心力去读书。”
李月凝,“看来我还是想的简单了,
我一直以为女人是迁徙的一大阻碍,
不成想还有老人和孩子。”
说着两人到了从前摆摊的地方,“诶?今日他们倒是偷懒了。”
刚好过路的人认识他们,便解释道:“不是偷懒,是东家有丧事,
以后这里没有早膳啦。”
谢拾忙拉住那人问:“请问,具体发生了何事?”
那人叹一口气,“近日城中的丧葬铺子很是红火,
迁徙圣旨一到金陵,许多人家的老人都自戕而死,
只是为了给家里人减轻负担,哎,
这世道,什么时候能安稳,不再受那流民迁徙的苦哦。”
李月凝和谢拾惊呆了,“许多?还不止一家?”
“是啊,那些个老家伙都像是商量好的,
现在好些人家都在做白事呢,
我们家也有老的,要不是看的紧,八成也去了。”那人摇摇头,很是无奈。
“我见那老婆婆身体康健,每日还能开铺子,怎么也会如此想不开?”李月凝问。
“你们还小,不懂,这远去西北,少说也有好几千里,
这路上要吃要喝,还不能生病,
一个不小心在路上病了,一口气上不来那算解脱,
可万一要死不活,拖累的还是家里人。
他们年纪大的人,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
早就想到这些了,与其那时候添麻烦,
还不如早早去了,还能省下些口粮。”那人说完叹气摆手走了。
留下李月凝和谢拾久久不能言语,刚刚那点儿食欲全然消散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