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潼关的守关将士都强打精神,生怕一个疏忽便让关外梁军有机可乘。
刘鄩这家伙可是五代时期为数不多号称智将的将领,聂赏对他也还算是比较熟悉,只不过刘鄩始终高他一级,他还没机会结识刘鄩。
想到刘鄩,李岐忽然想起来苏轼的一首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说的是苏轼有个好朋友叫张先,已到了八十高龄还娶了个十八岁的小美女为妾,好朋友们前去祝贺,问他有何感想,这张先张口就来: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这时候苏轼刚好赶到,对应他这首诗就写下了上面那首一树梨花压海棠来调戏这个张先。
后来世人便用一树梨花压海棠来形容老夫少妻。
李岐为什么会想起这首诗?
这得从一个号称五代第一美女的女子说起。
说此人本为王氏,因相貌出众被左右邻里成为花见羞,刘鄩见花见羞长得好看,又知书达理,便生了纳妾之意。
一来二去,虽说不知这花见羞是否乐意,反正最终还是答应了刘鄩。
而此时的刘鄩已年逾六十,王氏花见羞则刚过十六。
李岐觉得可以从这方面下点功夫,看看能不能扰乱刘鄩的心智。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因为这刘鄩刚娶了花见羞没多久便被迫上了战场,后来还死在了战场之上。
而且现在的刘鄩也才五十出头,年龄上也不对,所以很可能现在刘鄩连花见羞是谁都还不知道。
甚至花见羞现在恐怕也还是个不懂事的小丫头呢。
没多久刘鄩便等到杨师厚带兵赶到,此时即使号称智将的刘鄩面对潼关也同样是一筹莫展。
潼关此地虽然地势险要,但却不是一个一夫当关就能万夫莫开的关隘,所以还需要集重兵把守。
这一点不论是刘鄩还是李茂贞,都能轻易想到。
原本刘鄩能够顺利突破潼关本来借的就是降军之便,此时刘鄩用来赚开城门的降军没了,只得另想他法。
刘鄩此人擅读历史传记,自然知道强攻潼关只怕难见成效,最好的办法就是正面佯攻,然后出奇兵绕道河中府从蒲津关借道同州渡河。
由于潼关的地理位置局限,只要成功攻破蒲津,不仅可以策应潼关大军,而且还能牵制刘知俊在同州的忠武军主力,从而进逼长安,拿下关中诸州。
但是,现在的潼关相比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潼关城墙已经北移,蒲津关这个地方也已经不像从前那么关键。
就算能从蒲津关渡黄河,恐怕刘知俊也会早有准备。
不仅如此,他们所面对的也不仅仅只是李茂贞的岐军,还有刘知俊麾下数万忠武军。
在此之前,刘鄩此行所惧之人不过李茂贞一人,且李茂贞事务繁多,很难做到亲临潼关。
可现在不同了,刘知俊这员猛将若是守在此处,想要在这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夺取潼关实在是太难了。
刘鄩号称智将那也不是没有道理,即使像现在这样表面看上去一点办法的都没的情况下,还真让他找到了突破潼关的法门。
只是这代价看上去似乎有点大。
不过相比夺下潼关,这点代价的牺牲还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