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猛虎刚被抬上大堂时似还低头沉睡,奇的是此时听童县令喝问,马上惊恐地圆睁双目不住颔首。到最后甚至伏地呼号,似向童县令讨饶一般。
大堂上下,顿时哑然无声。所有人都惊呆了。不知是童县令神通广大慑服猛兽,还是这只老虎成了精真能听得懂人话?
童县令可不管这些,冷笑一声接着喝道:现在知道求饶,已经晚了!即使我肯饶你,大汉律法也断不可饶你!来呀!
眼看童县令就要把猛虎拉出去处死,受了屯守嘱咐的那失子老妇这才回过神来,忙大哭着上前阻拦道:我儿身入虎口,这老虎身上便有我儿之肉,成了我儿的肉身。老妇既已失子,哪忍心我儿肉身再被刑法!大人既然能令孽畜服化,就让这猛虎变成我的儿子,给我养老送终吧!
都道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果然不假。童县令暗暗愠怒。堂下众人虽也轰然大笑,却都竖起耳朵睁大眼睛,看童县令如何应对老妇的胡搅蛮缠。
童县令低头看了看堂下猛虎,沉吟一番这才说道:既然如此……你这孽畜听了!既然原告替你求情,本县就法外施恩,饶你不死!你既食原告之子,本县就罚你舍身为原告子,自明日起,提供原告衣食,奉养原告天年。待原告百年之后,你方可远遁辽东,无令不得返回原籍!
那猛虎听得有活命机会,忙不迭地点头低吼,似是唯唯称喏。
可任是老虎如何恭顺,那刁蛮老妇也无胆把这样的儿子带回家同居一室,只得灰溜溜地下堂而去。于是童县令下令,把这猛虎抬出城外,放归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服判,量它也不敢不履行判罚而逃走。
奇怪的是,自第二天起,那失子老妇的院内,果然隔三岔五就出现一些獐啊鹿啊野兔之类的野味,老妇一个人吃不了,就拿到集市上去卖,日子过得比有儿子时还好。消息传开,不其县境内的流民百姓彻底宾服了:童大人治下,连老虎都能变成孝子。我们若再不服教化,真就是连畜生都不如了。于是不其县很快大治,又成了胶东地区良田成片、商贾云集的繁庶之地。从那之后,人们便把南山改名为“驯虎山”,南山屯改称为“虎儿屯”,并且一直叫到今天。
童恢主政不其县七年,政绩卓著奉调回京,年轻的汉和帝刘肇亲自接见他并赞誉道:贵县兴屯田,修水利,施教化。不单使蛮荒之地成为大邑,且能令猛兽也服王化,真乃朝廷之栋梁臣也!
童恢听了赶紧跪倒:微臣不敢欺君。臣作为一方邑令,牧民或有微功,令畜生服王化实不敢当。臣不过是在那猛虎麻醉之后,于其咽喉之处刺了一根鱼刺,令它醒来之后不适而不得不连续吞咽点头罢了。至于那刁蛮老妇所食野味,臣弓马也还娴熟,射猎供养她何足道哉!刘肇听了大喜,当即提升他作了丹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