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是院里的大人物,工厂里的工长,老资格,手握实权,院里的邻居们对他敬畏三分。虽然易中海平日里表面上对人和气,但沈重从未觉得他是个心地善良之人。正相反,每当他与易中海对视时,总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抹深藏的阴鸷。
那年冬天,沈重的母亲病倒了,卧床不起,生活陷入困境。他找过厂里的领导申请救济,也找过邻居帮忙,但收获的只有冷漠和推脱。最后,他不得不厚着脸皮去找易中海,希望他能在工厂里帮忙说句话,让他提前预支几个月的工资。
那天,沈重在易中海的屋里呆了足足半个小时,话说得不多,更多的时间是尴尬的沉默。易中海当时坐在一张红木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一只玉石烟斗,眼神凌厉地扫过沈重,看似无意地问道:“你这人,老实本分,可有点死脑筋。你知道,要想在这四合院里活得好,可不能光靠自己,还得懂得看人、做事。你来求我帮忙,不是没可能,但你得懂规矩。”
沈重低着头,不敢接话。易中海轻轻哼了一声,继续说道:“你母亲的病,我听说了,医药费不少吧?你这点工资可远远不够,光靠预支几个月的工钱也只是杯水车薪。你知道,厂里最近要裁人,我能做主的是谁留下,谁走人。你也该明白,有些时候,人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话说到这份上,沈重终于明白了易中海的意图。这根本不是帮他,而是想让他做某些事,以换取在工厂里继续生存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沈重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易中海的影子像一根毒刺,狠狠扎在他的心里。终于,他开始慢慢按照易中海的暗示行事。易中海让他在厂里盯住一些特定的人,不管他们犯了多么微小的错,都必须立刻报告。沈重一开始还犹豫,但想到母亲的病情,他硬着头皮做了下去。
几个月过去了,厂里一些工人因为各种“问题”被停职甚至辞退,这其中的原因大多与沈重的告密有关。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攒些钱,解决家里的困难,但事情的发展却越来越超出他的控制。
易中海不仅仅满足于在工厂内部的操纵,他渐渐开始对四合院里的人动起了心思。尤其是那些跟他有过节或对他不敬的人,易中海总能找到一些机会通过沈重来打击他们。比如邻居老李家,原本日子过得还算平静,老李曾在工厂里多次提出批评易中海的意见,易中海记仇已久,终于借机报复。
易中海让沈重盯着老李,找了些“证据”,向厂里反映老李在工地上“偷拿材料”,并向领导施压,不仅让老李失去了工作,连带着家里的供暖问题也因为种种刁难被停了。寒冬腊月,老李一家被迫在冰冷的屋子里度日,最后妻离子散,老李自己也因为受不了打击,得了重病。
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都是易中海,沈重只是那把用来割断他人命运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