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接上文……)
慧明和尚还坚持每天带领众僧诵经礼佛,日子过得十分充实。他对于那些前来布施的富商巨贾,慧明和尚总是诚恳地嘱咐道:“今后诸位施主不必再布施银两了,多多布施一些新鲜的蔬菜和粮食便足矣。至于那些价值不菲的佛像,吾等僧众不敢奢求。若施主有心供养,只需提供一些木骨泥胎的佛像即可。”
钱财,诚然是世间一种奇妙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却始终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人的一生。它既能给人带来无尽的欢乐与满足,让人心花怒放;亦能使人变得卑微怯懦,丧失尊严;甚至会令人陷入癫狂暴躁的状态,难以自拔。当人们一无所有时,对财富充满渴望,梦寐以求;可一旦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财富,又往往贪心不足,嫌少贪多。就这样,人们在追逐金钱的道路上奔波忙碌,耗费一生的光阴。待到生命终结之时,双目紧闭,所有曾经视若珍宝的钱财皆化为过眼云烟,最终落得一场空欢喜。
慧明还是年轻,心性如风中残烛,摇曳不定。他在参禅悟道之中,遭遇诸多难题与困惑,被他逐一详细地记录下来,他认为这是人可以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知道曾经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的心性变化。
那寥寥的文字之下,可以看出慧明心境的转变。原本,慧明在铁佛寺被毁后,跟着师兄投奔其他寺院,继续修行。期间众人被贼人杀的只剩下他自己,万念俱灰之下他下毒,毒杀了贼众;此时的他希望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珍贵舍利珠托付给所要前去投奔的寺院,然后就此还俗,结束这尘世中的纷扰,了却残生;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事与愿违,一连串的机缘巧合使得他不得不肩负起更为艰巨的使命——在南宗重建铁佛寺;而期间猎户与其的谈话,让他心性摇摆不定,大开大合,他要开宗立派,弘扬佛法,他宁可牺牲自我,也要圆大同之志。
起初的他,修行也只是修身,铁佛寺之难后的辗转,让他发愿为百姓祈福,祈求佛祖保佑世间百姓免受疾病和苦难的折磨。可是,当他偶遇那位曾经出手相救的猎户时,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祈祷或许远远不够,自己必须勇敢地挺身而出,挑起这份重担。
这几年,百姓们所承受的痛苦大多源自频繁爆发的战乱。那么,究竟是谁将这无尽的战乱之苦强加于民呢?经过深思熟虑,慧明终于明白,根源往往在于那些站在权力巅峰之人。他们之间相互争斗、勾心斗角,全然不顾黎民苍生的死活,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如此惨状,慧明下定决心,要以铁佛寺作为核心据点,倾尽全力将此地打造成一片佛光普照的神圣之地。他希望凭借今后自身的崇高威望和深远影响,能够感化周边各国的君主,劝诫他们放下屠刀,停止战争,共同营造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倘若这样做仍然无法消除争端,平息祸乱,慧明已然做好最坏的打算:他甘愿舍弃多年来的修行,毅然投身到平定灾祸源头的战斗当中去。哪怕粉身碎骨,背负骂名又能如何?正如地藏王菩萨所言:“众生尽度,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