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他展现出超高的智商,精通现代科技,从他能在暗网搭建起复杂的犯罪网络,操纵那些高科技的监控干扰设备,以及巧妙利用各种加密算法隐藏犯罪线索就能充分证明。”侧写师边说边调出一系列暗网页面截图、加密文件样本,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复杂的程序架构,让不少警员咋舌。
“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个狂热的神秘主义者,深陷于灵异邪说的泥沼。那些犯罪现场留下的诡异符号、类似祭祀的布置,还有受害者身上呈现出的一些超自然伤害痕迹,无一不彰显着他对神秘力量的痴迷与扭曲追求。”屏幕上切换到了一些血腥而又充满神秘仪式感的犯罪现场照片,警员们的脸上纷纷露出不忍与愤怒交织的神情。
为了更深入地解释这一双重人格的形成与表现,侧写师开始引入一些犯罪心理学的经典案例和理论模型。他讲述了历史上一些同样具有分裂人格的罪犯,有的白天是温文尔雅的绅士,夜晚却化身残忍的杀手;有的在正常社交场合谈笑风生,一旦陷入特定情境,就被内心的黑暗人格掌控,犯下令人发指的暴行。
“在主犯的身上,这两种人格并非简单的交替出现,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利用。他的高智商科技能力为他实施那些神秘主义犯罪提供了技术支撑,让他能更隐蔽、更高效地达成目的;而他对神秘力量的迷信,则赋予了他犯罪的精神驱动力,让他在面对道德与法律的约束时,毫无畏惧,甚至认为自己在执行某种‘神圣使命’。”
随着侧写师的深入讲解,警员们对这个未曾谋面却又危害巨大的主犯有了更为立体、深刻的认识。徐麟则在心中默默梳理着线索,试图从这复杂的人格剖析中找到突破点。他深知,面对这样一个极度危险且心理扭曲的对手,常规的办案思路远远不够,必须要深入其内心迷宫,才能在这场正邪较量中抢占先机。
此时,侧写师又调出了一份详细的心理分析报告,上面用图表和数据展示了主犯在不同犯罪阶段可能的心理变化,以及人格切换的触发因素。“从这些分析来看,我们在后续行动中,必须时刻留意犯罪现场的环境布置、时间节点,甚至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引发他人格突变的导火索,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警员们都在消化着这海量的信息,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方向。徐麟率先打破沉默,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战友,声音坚定有力:“虽然这个对手棘手,但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他的关键弱点。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这份心理画像,重新调整战术布局,各个环节都要紧密配合,务必一击即中,将他绳之以法!”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重新燃起斗志。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罪恶较量的征程中,这一份精心绘制的心理画像,如同黑暗中的火把,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朝着最终的胜利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