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展开严密巡逻,保护科研所和院士们的安全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整理一份详细的技术说明,把超神狙击枪的研发背景、技术原理以及测试数据都公开。这样能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成果。”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说道。
孙连城点了点头,认可道:“这个建议不错,我们立刻安排人去做。同时,与媒体的沟通工作也要跟上,争取让更多权威媒体参与进来,为我们发声。”
会议结束后,科研人员们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他们心中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让那些质疑的声音闭嘴。
此时,网络上的讨论愈发激烈。支持超神狙击枪的网友和质疑者们各执一词,在评论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支持方列举着报道中的各种细节,试图证明超神狙击枪的真实性;质疑者们则抓住一些技术难点,不断提出疑问。一时间,网络世界仿佛成了一片战场,双方互不相让。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网络上突然出现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自称是科研所内部人员的人,详细介绍了超神狙击枪的研发过程,并展示了一些实验数据和测试画面。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超神狙击枪的网友们纷纷转发,认为这是有力的证据,足以证明超神狙击枪的真实性。而质疑者们则对视频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这可能是科研所伪造的。
面对网络上的混乱局面,一些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开始发声。他们从专业角度对超神狙击枪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大多数专家认为,虽然超神狙击枪的技术确实先进,但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他们的发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络上的紧张气氛,让更多人开始理性看待超神狙击枪。
然而,质疑声并没有完全消失。一些网友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科研所必须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才能让他们相信。而科研所的科研人员们,也在为了证明自己的成果而努力着。他们日夜加班,整理技术资料,筹备媒体参观活动,希望能尽快打破这场舆论危机。
在这个过程中,孙连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不仅要应对网络上的质疑,还要安抚科研人员的情绪,确保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每天晚上,他都会独自在办公室里思考应对策略,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辉煌,心中充满了忧虑。“一定要让大家相信我们的成果,不能让科研人员的努力白费。”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所的应对措施逐渐开始发挥作用。媒体参观团陆续来到科研所,亲眼目睹了超神狙击枪的研发过程和实际性能。他们将所见所闻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超神狙击枪的真实情况。网络上的舆论风向也开始慢慢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超神狙击枪的真实性,对科研所的质疑声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