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粮食来源有三种渠道,当地官府的税粮,富商巨贾的借贷,军营自行购买。
当世玉来到镇上的县衙时,当地的县官居然不肯交粮。
一查账簿,这才发现,三天前才交过一次粮。
王如龙本想搬空县衙,世玉实在不忍,连连安抚,“县令大人,多事之秋,多有得罪。”
县令丝毫不理会,稳坐公堂,傲然而视。
想必这县令定然是和万,陈二人一伙的。
强龙难压地头蛇,世玉只好再挨个寻访大户。
这宣府镇,地处边关,算不上富庶,可是的确有三处富户。
只因边关通商,并无关税,需要打通的关节也少,虽然偶尔有战事,不过富商家都有避祸的策略。
世玉便想,从富商的牙缝里,扣点出来。
头一家姓陈文瑀,高达三丈的大门,超过一尺的门槛。连敲了三次门,有一个鬼头鬼脑的黑布小厮探出了半个脑袋。
王如龙,不由分说,单手便将小厮拽了出来。
“军爷饶命,军爷饶命。”
世玉唯恐后边不好收拾,急忙拦住了王如龙。
“这位兄弟,烦请通报一声,有要事和府上管事商量。”
“您请稍等。”小厮贼眉鼠眼,看了看世玉,趁着王如龙不注意,窜入大门。
“嘭!”一声闷响。
大门已经关的严丝合缝,刚逃入门中的小厮,歇斯底里地喊叫,“别来了,管事的不在。”
之后言语粗俗,陈词滥调说了一堆。
堂前小鬼,尚且如此,可见此家主人,得是多么恶劣。
第二家,姓万,万青堂,同样是高屋建瓴,富贵逼人。
世玉所受的不堪言辞,不比上一家少。
临近傍晚,这才寻到了第三处大户,大户姓田,田存禄。田家大宅虽然礼数有加,但是对于借粮一事只字不提。
眼看着夜幕来临,世玉不得不返回军营。
一天的时间,过的竟然是这般的飞快。
诸葛亮三天,草船借的十万枝箭。
如今,蒙古兵四处劫掠,他要是有粮食,也不至于干这档子事。
坐在营帐前的世玉,点算着军中账簿,不仅找不到粮食,账面上连钱都没有。
不过,世玉转念又想,城中若无粮,城里早乱了套了。
万,陈,田三家大户,好似提前得到消息,提防着世玉。
越是提防,越说明有鬼,世玉反倒放下心来。
恰好在此时,营前篝火闪跳,旌旗略有抖动,一股微风压住了营前杂草,一个狼狈的身影露了出来。
“谁?”
“啊哦,是啊我。”这个声音并无颤抖,只是出腔无力,断断续续。
世玉听得真真切切,“二当家的,是你吗?”
待到那人影爬到了世玉的面前,借着灯火,方才看清。
羞楚楚一张泥水脸,惨兮兮一副峥嵘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