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祖父 祖母 父亲 母亲
结婚人 男 女
袁二爷看着这写好的婚书,心中阵阵欢喜,提着笔写下了自己与老妻的大名。
欧阳铮一看,激动地心都跳快了几分,他悄悄挪到袁未身边,摇了摇她的衣袖。
袁未侧过头看了他一眼,这一眼就望进了欧阳铮黑漆漆的眼眸,那黑眸如同浩瀚的星空,闪烁着细碎的光,光影重重,拼凑出袁未浅笑的脸。
袁未看了他一眼,害羞地低下了头。
周围的长辈都是眼力好的,看到两人的对视,全都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袁未被他们笑的脸热,起身行了个礼,说要去厨房看看席面准备得怎么样了?便飞快地逃离现场。
待到席面备好,堂屋里分了男女两桌,众人落座。
欧阳老夫人看着这满桌的菜色,这才明白方婆子说的厨房里发家,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瞧这满满一桌十六个菜,简直是汇集了本朝各地的名菜,其中更有几个是她都认不出的。
欧阳老夫人年轻时也去过不少地方,尝过不少地方风味,瞧这席面,就知道袁家花了不少心思。
何氏在一旁看着也满意地点头,问道:“这席上好几个菜我都没见过,不若亲家母命人给我们介绍一下。”
李夏闻言,看了周氏和自家小姐一眼,躬身回道:“回亲家太太。这几样是我们袁家自创的菜,分别是蒜蓉粉丝蒸虾,酸菜鱼,鸡蛋干炒青椒,这边是东坡肉,西湖牛肉羹,开水白菜,白切鸡,清蒸鲍鱼……”
待李夏介绍完,欧阳老太太便称赞道:“真是劳亲家费心了,改日我给你们下帖子,你们带着孩子都上我那儿做客,一起热闹热闹,我们家的厨娘虽然不会这么多菜色,但味道也算可以,我再点个戏班子,咱一块儿乐呵乐呵,怎么样?”
方婆子自是点头应允,还说她就爱听那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到时候可得让她点一出。
袁家吃饭时的规矩少,推杯换盏间,桌上的菜吃了大半。
欧阳老夫人摸着自己的肚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妹子,怪不得你说你们家是厨房里发家的,这菜啊,味道是真不错。单单这一份蒜蓉粉丝蒸虾,我就吃了好几筷子,有这等好手艺,我真想把你们家姑娘早点娶回家。”
何氏听着,也在一旁附和。
方婆子哈哈笑,搬出玉泉寺老和尚的那套说辞来,劝他们莫急。
欧阳家也知道玉泉寺老和尚的大名,加上之前算合婚时,大师也有跟欧阳家说一年内不宜成婚的事,欧阳老夫人才就此作罢,只再三叮嘱方婆子,过两日下帖子可一定要来。
送走了欧阳一家子,周氏将供在香案上的婚书取了下来。
“真的定下了,好在是许了一个好夫婿,娘以后也是放心了,这婚书是你收着还是我收着?”
“娘,你收着吧,我那里纸条子多,别让我不知塞哪儿了!”
周氏也觉得放她那儿比较合适。
“那就放娘这里,等以后议了婚期,办了婚礼,娘就帮你把婚书送到官府登记,到时候,你就是欧阳家的人了。”
“啊,还得重新划户籍啊?我要是不想划户籍呢?”袁未忘了成婚还得把户籍迁走这回事。
心说,她这名下不少产业呢,要是迁到欧阳家,她挣的这些钱都得怎么分啊?本来就有些账是和欧阳家一起合伙的,以后岂不是更复杂了?
周氏没想到这些问题,她还困在袁未的问题里出不来。
“这办完了婚礼,再上官府登记,这才能证明你是人家的正妻啊!不然要是有别的女人拿婚书和欧阳铮登记了,那你成什么了?”
袁未挠了挠头,觉得幸好还不是立马成婚,她还有不少时间处理这些问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