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召见商议
宫人们不知道,李总管为何挨了板子,但陛下不愉这件事,已经成了宫人们的共识了。
这一度让在甘泉殿伺候的宫人们,此刻全都带上几分小心翼翼。
整个甘泉殿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宫人们噤若寒蝉的沉默。连走路的脚步声都刻意放轻,生怕弄出半点声响,到时惹得龙颜大怒。
宫人挨了板子,可是没有金疮药的,除非自己掏钱,和太医院的实习太医那儿买点伤药随便用用。
至于兜里没银子的太监和宫女,那她们就只能剩下用命去扛了!
宣德帝端坐在龙椅上,满脸阴沉,仔细一看就知道,此刻陛下心情不好,所以整个大殿人不少,却除了轻微的呼吸声,再无任何的其他声音。
平复了一下情绪后,宣德帝下令道:“宣薛仁杰,解居升和魏济,他们三个,进宫见朕。”
一旁伺候的张三德连忙应下,“是,陛下。”
张三德立刻就安排小太监,出宫去传唤人,至于他自己则在身旁伺候着。
伴君如伴虎!
所以,张三德可不敢在此触了陛下的霉头,事事上也小心一些。
薛仁杰和魏济等人,在接到宫里的命令。这突然来这么一下,三人也是一头雾水。便纷纷和小太监们,开始打听起宫里的消息。
“小公公,陛下他突然召见老夫,可知是何事,能否透露一二?”薛仁杰语气温和的问道。
小太监只是得了吩咐,哪里清楚这些,老老实实的回道:“薛大人,小人也不知。”
薛仁杰见问不出什么,还有点意外,仔细打量他的神情,“小公公,就不能透露一二,老夫也不会让你为难的?”
“薛大人,莫要为难小人了!小人是真的不知。小人只是负责传话的,您还是快点,陛下还等着大人您进宫呢!小太监一脸诚恳的说道。
陛下可是心情不好,这薛大人在这样耽误下去,让陛下久等了,到时候他没好果子吃。
“小公公,说的有理,那咱们这就进宫!”薛仁杰见此也不好继续问下去了。
“薛大人,您请。”小太监笑道。
薛仁杰随即点点头,对手下交代道:“事情你们解决下,处理不了的等我出宫了再说。”
“是,薛大人!”一众官员应道。
安排妥当后,薛仁杰就和小太监一块,往皇宫而去。
一炷香后,薛仁杰、解居升和魏济三人,刚好在宫门处遇上,心中还有些许意外。
“解大人,魏大人。”薛仁杰作揖道。
解居升和魏济看见对方,也都有点惊讶,纷纷行礼问好。
“薛大人,你可是也要进宫?”魏济打量一眼他身旁的小太监问道。
薛仁杰点点头道:“不错,陛下召见老夫进宫一趟,你们可是也要进宫的?”
“正是!”魏济回道。
“还真是巧了,我们也得了陛下的召见,咱们可要一块了。”解居升笑道。
薛仁杰内心思考着,脸上带着笑容。
小太监见三位大人,已经在宫门口聊起来,就赶紧催促道:“三位大人,咱们还是快点进宫吧,莫要让陛下久等了。”
“小公公说的是,咱们仨,还是快点进宫吧。”薛仁杰开口道。
“行,那咱们还是早点进去,陛下还在刘诺。”魏济赞同道。
三人不敢再耽搁,随着三位小太监,加快脚步往宫内而去……
一路上,三人都在想陛下召见他们何事。三人都心中忐忑不安,也猜不透,陛下此番召见所为何事。
“三位大人进去吧,陛下在里头等着呢!”张三德看到他们立刻就迎了上去。
“张公公,能不能透露个一二,也好让我们几个心中有底……”魏济放轻声音道。
三人都想打听一番,这贸贸然的被叫进来,实在是心里没底。
张三德也只能回道:“三位大人,你们别打听了,咱家也不知道,只是陛下脾气有些不好。”
三人微微一愣,薛仁杰不相信居然连太监都不知道,
再次问道:“张公公,你真不知道?”
张三德点点头,低声说了一句,“薛大人,李总管都挨打了十板子,到底发生什么事,咱家也不清楚。”
这话让三人心中更是没了底,这到底发生何事了,连李总管这贴身太监,都挨了陛下的板子。
想不出来魏济很快就放弃了,只道:“二位大人,既然如此不如先进殿,免得让陛下久等了。”
解居升见此也不耽误下去了,“魏大人说的有理,薛大人那咱们就进去吧。”
薛仁杰颔首道:“那就进去吧。”
张三德立刻道:“三位大人,请随咱家来。”
“有劳张公公了!”三人客气道。
三人随着张三德走进殿内,只见陛下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目光中透着一股寒意。
三人不敢继续看下去,忙低头齐声跪地行礼道:“臣等,参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
宣德帝语气平静地道:“诸位爱卿,平身吧。”
“臣,叩谢陛下!”
三人谢恩后,才起身垂首而立在大殿上。
宣德帝眼神微微抬起,就看着殿上的大臣,没有出声说话。
陛下如此模样,让三人内心一阵忐忑。将他们传唤来,陛下却一言不发,可是发生何事与他们有所牵扯?
一炷香过后,见陛下还没出声。
薛仁杰看了一眼身旁的两位,见他们也没行动,便咬咬牙上前一步道:“陛下,您召臣等进宫,可是有什么要吩咐的?”
魏济也点头道:“陛下,臣愿意为陛下分忧。”
解居升见此,也跟着表忠心。“陛下,您尽管吩咐,臣定肝脑涂地!”
宣德帝回过神来,看着他们三人道:“诸位爱卿有心了,朕今日召你们三人前来了,为了江舟府那八千万银子。江舟府的事,你们觉得朕该不该,再派人前往江舟府,去清点这笔银子的账目?”
一听陛下这话,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没人敢在此时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