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最大的特点,是端庄平和,为人亲切,和任何人都谈得来,这当然和她那优越的出身有关。而且她一旦要做一件事,就非得做成不可。进了村,她便问人,且问了个清清楚楚。说,还有一块碑和石人像,在村口。除此之外,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这的确是出乎我们意外。
当我们站在那巨大的石碑前,看着那“孙权故里”几个字和几个巨大的石翁仲,立即产生了一种历史的亲疏感。因为,在这石碑前,还立着一块《浙江省文化保护单位》的碑石,上书“孙权故里”。有了这块碑石,那就无可置辩的表示着真实。——我们真正地站在了孙权的故里上了,一瞬间,我感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浩远。
这是一个十分破败的小村落,但在这破败的小村落里,曾经产生了那样一个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又令我十分伤感:一个这样的历史人物,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之中,但在他的故里,却没有引起后人的关注,竟寥落如此!可曾想,当年的铁马金戈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如今都一一淹没在这斜阳蓑草,后人寻踪的无限感慨之中呢?
这就是历史和现实。
是有些失落,最后,我们带着一丝遗憾的心,踏上了渡船,渡过了富春江,从另一条路踏上了归途。
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孙权故里么?
当我再次扣问自己的心时,过往的情景便一一重现。只是,突然间,有一种绝对不同于当时的情感由然而生,那就是荒芜平实的孙权故里,一下子变得充满了历史的苍桑感,充满了一种人文标识的气息,是那么地在我的心里产生了震撼。那是真正的历史,是我们曾经的真实存在。我也因此而真正地贴近了历史的某一段落,曾经走进过一个我们历史的纵深处,触摸到了历史的真实和颤栗。
现在,当我和妻说起这件事时,她亦发出感叹:“不虚那次寻迹!”
这些回忆,均由龙门而起。因而,现在某些地方的一些做法,令我产生了不安。在旅游经济的催发下,一切从经济利益出发,各地纷纷抢注名人胜地,甚至于伪造,将一个好端端的历史,搅得乌烟瘴气,搅得不能确定,这不仅是篡改了历史,而且也误导了后人。我想,如果再过个几十年,有谁还会记得真正的孙权故里呢?当龙门古镇成了真正的孙权故里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这一时代的悲哀,也是我们这一时代永远无法面对我们后人的愧疚。
但愿我们还能保持住我们对历史所坚持的最后底线,那就是各级政府的《历史文化保护单位》,但愿它不要再被金钱所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