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晚舟归何处?(1/2)

暮色将晚,西天的云层透出欲现不现的阳光,在太阳的那一点上,光,炫目。

一个乡人划着一条小船,从湖面映衬着强烈阳光的波影中,背对着我们,朝着日落的方向划去,远景似有似无。即使是远山,也几乎和西天的云彩分辨不出,似山非山,然而是山,皆在淡淡的青绿之中。

这是江西画家万昊画的一张画。

这张画主色调是青绿色,唯一的实体只有这条船。这条船由于是向着日落的方向划去,因而显得色调很重,几乎象剪影。它划在天上太阳的那一点的倒影中,象在黄金闪烁的湖面上划行。那水光,炫得人睁不开眼睛……。

主要的是怎样的把这个光色效果表现出来,且表现得不显工巧?万昊在这一点上,他做到了。站在这张画前,你会被那光耀得睁不开眼睛似的,这在中国的油画家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万昊的画,我家有五六张,都是他送给我父母的。其中有两张,是他给我父母各画的一张半身像,在我的印象中,也是色泽绚丽,尤其是表现我母亲中年时的那一张,真的非常漂亮。这些画都表现出了他那印象派画家的理念和技巧。但总的来说,我最喜欢的还是这张《晚舟》(我给它起的名字)和我母亲的那张画像,我一家人大致也和我差不多。

这张画从我记事时,就挂在墙上,实际它画于53年,因为它有落款。我一家人常常会看它。那年月,对画不大看重,落了灰也不管,尤其是57年后,家里落入困境,冬天寒冷,煤球炉也拧进家,使这些画的色彩变得不再鲜艳。我父亲对我说过:“这画刚画完时,那个色彩啊真漂亮,现在是再也看不到了”。

好在是油画,也坏不到那里去。

在我眼里,这张画永远一尘不变,总是那么绚丽,似乎充满了无限的魅力,我对万伯伯这种近乎神奇的绘画技巧几乎有些崇拜。

然而文化大革命来了,人的命运不必去说,我说的是画。

文革一开始,象我这样的人家,首先面对的是抄家。那天,我不在,据我姐姐说,那天来了许多人,我母亲单位的。他们将我家所有的藏书抄走了,家里也被他们砸得一蹋糊涂,地上全是纸张和什物,后来他们看见墙上这些画,一把把它们扯了下来,用脚踩。这些画没有装裱,那时的油画是用很细的木条绷起来的,脚一踩,木条断了,画也戳破了。后来抄家人搬书在这些画上走来走去,画面损坏得很厉害,染上了油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